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医药行业全景调查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中国医疗医药产业市场供需调研与投资价值评估报告(2013-2017)
文章导读:2012年2季度,卫生部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是更有效治疗疾病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的重要内容。同时,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也是国家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基本药物制度、解决患者适宜药品可获得性的基础,更是控制不合理药物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11年4月,卫生部在全国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目前,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和临床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成效初步显现。2012年2季度,卫生部进一步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表 2012年2季度卫生部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举措概览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综合来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随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不断深入,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有了初步改观,但是在全球细菌耐药形势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尽快研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因此,《办法》的制定与颁布是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降低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的迫切需要。
其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一年来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践证明,通过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医疗机构规范医疗行为、有效地推进医院加强管理、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地推动医疗机构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改革,并对公立医院改革进程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因此,《办法》的制定与颁布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任务的重要举措。
其三,以三年为周期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是通过集中专项整治的管理模式解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办法》则是从法制化、规范化的角度,对十余年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固化,是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办法》的同步推进是保障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取得预期成效的有效手段。
事实上,自2011年抗菌药物整治活动以来,抗菌药物市场就已出现明显降温,下游经销商减少订单,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量也大幅减少。“限抗令”带来的冲击波逐渐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尤其对上游抗生素原料药企业的影响最为严重,以抗生素为主业的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就微观层面而言,专家建议企业采取以下举措应对冲击:一是从药物生产品种及数量上加以限制,提高抗菌药物的标准化生产;二是搭建抗菌药物研发平台;三是积极进行筹、融资,确保现金流资金充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