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限制有望放开

        导读: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限制有望放开。放开试点限制后,中药生产企业经过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在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范围中增加中药配方颗粒,再可照《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中药配方颗粒的备案资料后即可生产。

        参考:《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运营规模全景调研与未来投资定位研究报告

        食药总局近日下发《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放开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生产限制征求意见。这是监管机构自2001年下发《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后,首次发文引导行业发展。目前中药配方颗粒国内市场规模不足百亿,在药品市场中所占份额较低。随着供给及医保等问题的逐步解决,行业有望迎来较快的扩张。放开试点生产限制后,食药总局对生产企业将采取更为严苛的监管限制,全产业链型企业更为受益。


  生产试点资质拟放开


  中药配方颗粒也称“单味中药浓缩颗粒”、“中药新型颗粒饮片”等,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现代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在保证原中药饮片全部特征基础上,不需要煎煮,可直接冲服,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并适合工业化生产。


  《征求意见稿》最大的亮点在于,监管部门将放开配方颗粒的试点限制。2001年7月,国家药监局颁发了《中药配方颗粒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中药饮片管理的范畴。但由于其存在生产工艺不统一、企业质量标准不一致、临床研究存在局限性等问题,一直以来,食药监总局对试点生产企业的资质从严管控,只批准6家企业试点生产,借此为基础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这6家中药企业分别为华润三九、天江药业、红日药业旗下的北京康仁堂药业、培力南宁药业、四川新绿色药业以及广东一方药业。


  放开试点限制后,中药生产企业经过企业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在企业的《药品生产许可证》生产范围中增加中药配方颗粒,再可照《中药配方颗粒备案管理实施细则》的要求,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中药配方颗粒的备案资料后即可生产。


  “供给端的放开,短期可能加剧配方颗粒的市场竞争。但备案制下监管层会对企业严格要求。”渤海证券医药研究员王雯称,备案制背景下,监管层对颗粒生产的上、中、下三个环节都有严苛要求,必须具备全产业链能力。在上游中药材资源方面,生产企业要具备完全溯源能力;中游生产阶段,企业生产使用中药提取物必须备案,且提取物不得委托加工;下游配送方面,企业对医院端需具备直接配送能力。


  上述监管要求表明中药配方颗粒的试点资质虽然放开,但由于严苛的生产规范和要求,企业取得备案并生产销售具有较高门槛,布局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才有机会最终进入,短期内供给端的市场竞争风险仍不大。


  医院端销售仍加成25%


  医院药品加成制度曾规定,医院可以在药品批发价基础上加成15%,中药饮片可加成至25%。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县立医院一级已经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但中药饮片却不在之列,配方颗粒的加成规则亦按照中药饮片执行。


  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即使在取消药品加成方面执行最严的广东省,也将中药饮片排除在外。这是因为中药饮片具有特殊性,医院在调剂、保存过程中会有耗损,损耗率在4%-8%,这部分损耗财政补贴不买单。除损耗外,中药饮片的调剂相对西药也复杂得多,人力方面也成为医院一大成本。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对部分中医院来说,中药收入占收入的四成左右。而这四成收入主要来源于加成较高的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的损耗及人员成本均靠加成利润支撑,取消加成无异于抽走医院利润。有鉴于此,各地在进行药改时,对中药饮片取消加成都有所考量,具体实施方案中并没有取消中药饮片加成。


  因此,配方颗粒今后在医院扮演的角色或较以往更为突出,业内人士判断这将加速医院使用配方颗粒的积极性。业内人士称,2013年中药颗粒的市场规模约50亿元,近5年的复合增长率40%-50%。未来3年中药配方颗粒仍将保持30%左右增速,到2016年市场整体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至2018年将快速增长到200亿元。


  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在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研制颗粒剂,并以配方颗粒产品成功赢得国际市场。中国经历了20余年自主研发,药监局从2001年正式命名中药配方颗粒,到2010年已完成600余味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规范。


  此前中药配方颗粒属自费范畴,但随着中药配方颗粒的使用越来越多,纳入医保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浙江省于2015年9月1日对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进行试点。


  “目前,只有青岛和杭州等少数城市将中药配方颗粒纳入了地方医保。在一些地区中,中药配方颗粒只作为中药饮片的一部分被列入本地医保,比如北京的一些高端医院。浙江是首个将中药配方颗粒作为独立药品,而不是其他相关产品的一部分来列入地方医保范围的省份。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每日开销并不便宜,慢性病需要50-60元,咳嗽需要10-15元。相信浙江此次试点将为中药配方颗粒创造更多销售推广机会,会有更多患者选用这类药品。”中银证券医药研究员王军认为,此次试点是中药配方颗粒推广工作的一个里程碑。


  药企厉兵秣马抢先机


  据业内人士透露,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国际标准已经通过了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的讨论,国内标准也在制定过程中,国内中成药生产企业对放开生产试点的预期较为强烈,个别药企在2015年6月就开始收购精密生产线,厉兵秣马以图先人一步。


  “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中成药市场中的占比尚不足2%,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此外,中药配方颗粒的技术门槛不高,且平均毛利率高达70%,中药配方颗粒市场如此广阔的前景,随着放开资质的到来,其他企业肯定不愿意错过。”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分析称。


  佛慈制药2015年6月公告称,公司受让兰州化物所中药配方颗粒精密技术。在西南证券医药研究员朱国广看来,佛慈制药此举是抢占市场先机的布局,目前西北地区中药配方颗粒市场仍是空白,市场发育相对薄弱,佛慈制药有望凭借渠道优势率先攻占西北市场,进而辐射全国。


  此外,康美药业、精华制药等上市药企也在积极布局。康美药业在中药饮片二期工程厂区预留地内,扩建中药配方颗粒生产自动化及在线质量监控技术改造项目。据公司高管称,公司数年前就在准备这方面的技术,目前已经准备就绪;精华制药则表示,其控股子公司精华制药亳州康普有限公司具备中药饮片的生产车间,政策开放后,该厂房未来会逐步进入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另据了解,香雪制药也有在这一领域进行外延式扩张的打算。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口腔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开展“三减三健” 等专项行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口腔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开展“三减三健” 等专项行动

近些年来,为促进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提出以满足儿童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强儿科、小儿外科以及儿童营养、眼保健、心理保健、口腔保健等专科人才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儿童医疗保健人才梯队。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外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全面实施第三类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外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全面实施第三类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为促进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高水平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罕见病用诊断试剂。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AI辅助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医疗领域规模部署

我国及部分省市AI辅助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医疗领域规模部署

为推动AI辅助诊断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交通、医疗、金融、科学、制造、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数据标注,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支撑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的应用赋能。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小镇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城乡居民加强自我体重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小镇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城乡居民加强自我体重管理

为促进健康小镇建设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发掘生态涵养、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新业态。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慢病管理行业相关政策:对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慢病管理行业相关政策:对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为推动慢病管理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聚焦重大慢病、重大疑难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特殊环境疾病等,推出一批临床疗效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中药创新药。

2025年03月25日
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附我国及各省份生物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附我国及各省份生物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加快省级试点方案、质量监管方案审核,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

2025年03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