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7年医疗卫生行业政策法规-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之“‘十三五’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围绕“1、5、3”这三方面的重要任务抓好落实工作。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①健康中国
围绕“1、5、3”这三方面的重要任务抓好落实工作。“1”是牢牢把握“健康中国”建设这一条主线。“5”是深化改革。建立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五项制度就是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3”是改善民生。要开展好三个行动:一是推进健康扶贫工程;二是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的行动;三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②分级诊疗
在基层的探索实践中,大体上有这样几种形式:第一,城市的医联体。主要由三级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第二,县域的范围内“医共体”。
把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和医共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预防、治疗、康复,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把县、乡、村连起来。第三,专科联盟。专科联盟往往是跨区域的。第四,针对边远地区,开展远程医疗,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
③取消以药养医
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必须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必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第二,必须坚持“三医联动”打出“组合拳”。第三,必须坚持合理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体作用。重点是要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腾空间,就是要开展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要挤压药品价格的虚高水分,还要开展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来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调结构,就是把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要把检查检验的价格降下去,服务的价格提上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价值,优化医院的收入结构。保衔接,就是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要同步跟进、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④全面二胎
政策从去年年初开始正式实施至今,成效初显、符合预判。中央高度重视研究解决群众养育子女的后顾之忧,明确提出要构建家庭发展支持体系,鼓励按政策生育。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税收、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政策,优先配置妇幼保健、托幼、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⑤大病医保
从2012年启动这项试点,现在已经全面推开。去年,大病保险已经覆盖了10亿多城乡居民,当年累计赔付资金超过300亿元。全国平均大病患者住院费用实际报销的比例是70%左右。今年,将在全国的贫困地区加大大病保险工作力度。一是降低起付线。取消农村贫困人口在县域内普通门诊的起付线。二是增加便利性。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应急救助“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三是提高精准性。做好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专项救助工作。
⑥基本医保
城乡居民的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从420元提高到450元。主要是采取以下几项举措运用医保:一是扩大药品的保障范围。2017年版的基本医保的药品目录比2009年版增加了339个品种;对一些临床急需、疗效比较好、群众负担又比较重的药品进行国家谈判,要降价在50%以上。二是多措并举,降低药价,通过药品流通的改革减少流通环节,在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压缩空间,把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同时鼓励跨区域联合采购,特别是对一些专利药、独家品种包括一些高值耗材鼓励进行联合采购、带量采购、降低价格。今年,还要通过多种办法,包括对一些高值医用耗材试点开展国家价格谈判,降低虚高价格。三是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今年主要是推行以病种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DRGs的改革试点。
⑦家庭医生
现在已经有200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展了家庭医生工作,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已经达到了22.2%,重点人群覆盖面达到了38.8%。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签约服务工作的推进力度。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将扩大到85%以上的城市,签约服务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覆盖率要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将力争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⑧药价谈判
国家谈判是有效降低药品价格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去年尝试开展以后,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今年人社部门、卫生计生部门根据临床的需要,又遴选了一批可能会开展价格谈判的品种,确定之后信息会公开。选择原则:第一,它是临床急需的。第二,实践证明疗效是比较好的。第三,在价格比较高、群众负担比较重的药品里进行选择。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