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2-2016年我国体外诊断行业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

          体外诊断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并归属其下设的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和医疗器械监管司具体管理。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司的主要职能是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第三类、进口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并承担相应责任,优化注册管理流程,组织实施分类管理,监督实施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监管司的主要职能是掌握分析医疗器械安全形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制度机制和改进工作的建议,督促下级行政机关严格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履行监督管理责任,及时发现、纠正违法和不当行为。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再评价。

          另外,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也履行部分行业监督职责,主要包括:制定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及管理规范;负责全国临床检验的质量管理、技术指导、临床检验仪器的质量评价、参考方法的建立、校准实验室的建立、临床检验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等。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每年均组织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对各医疗机构检验科的检验结果质量和使用的诊断试剂进行监测和评价。

          体外诊断行业的自律组织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体外诊断系统专业委员会(简称“IVD专委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CAMDI)成立于1991年,是从事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经营、投资、产品检测、认证咨询及教育培训的有关单位或个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其下属的IVD专委会主要负责体外诊断行业市场研究、参与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对会员企业的公众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部门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等。

          2、行业管理体制

          医疗器械行业关乎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产业的监管体制较为严格,在产品注册、生产以及流通等环节均设立有严格管理制度。具体如下:

          (1)分类管理制度

 

          (2)医疗器械产品注册与备案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与投资商机分析预测报告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第八条规定,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与注册管理。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需由备案人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备案资料,对予以备案的医疗器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相关要求的格式制作备案凭证。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经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注册申请资料,经审查、批准后发给医疗器械注册证。

          CFDA注册程序如下:

 

          (3)生产及经营企业备案和许可证制度

          医疗器械生产及经营企业在取得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及经营注册证书后,方可生产及经营医疗器械。开办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及经营的企业,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开办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及经营的企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发给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有效期5年,有效期届满应当重新审查发证。

          (4)出口销售证书以及认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2月颁布《关于出具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书的管理规定》(国食药监械[2004]34号),规定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必须取得医疗器械产品出口销售证明书。

          此外,对于出口到国外的医疗器械产品,还必须满足进口国当地的法律法规以及认证规范,如ISO13485认证、欧盟CE认证、美国FDA认证等。

          以体外诊断产品CE认证为例,其流程如下:

 

          (5)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制度

          为了加强医疗器械标准工作,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将医疗器械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注册产品标准,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

          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的标准。医疗器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由国家设立的各医疗器械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或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和审核。

          注册产品标准是指由制造商制定,应能保证产品安全有效,并在产品申请注册时,经注册产品标准应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编写规范》的要求起草。设区的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要求复核的产品标准。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保健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保健食品行业监管

我国及部分省市保健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保健食品行业监管

保健品又叫保健食品,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2024年05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肠胃药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监督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肠胃药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监督管理

肠胃药一般是指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物,通常情况下,胃肠道疾病可能是饮食不当、精神压力过大、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

2024年05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脑查片仪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脑查片仪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电脑查片仪,又称电脑自动查片仪,光机电一体化的设计使镜片检测时自动对焦,图形液晶显示测量结果,用于光学镜片的顶焦度值测量,确定并为镜片光学中心打上标记。

2024年05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试剂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形成生物试剂等产业链生态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试剂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形成生物试剂等产业链生态

生物试剂是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生物材料或有机化合物,也用于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生物试剂种类繁多,性质复杂,主要包括分子类(如核酸、载体、酶等)、蛋白类(如重组蛋白、抗体等)和细胞类(如细胞系、转染试剂、培养基等)三大类。这些试剂在体外诊断、疫苗、基因测序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也担任着关键原材料的角色。

2024年05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雾化吸入器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各类医疗器械新技术研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雾化吸入器行业相关政策:完善各类医疗器械新技术研发

雾化吸入器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疾病的一种设备,属于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法中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方法,采用雾化吸入器将药液雾化成微小颗粒,药物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沉积,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2024年05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用电子仪器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医疗器械紧急使用有关制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用电子仪器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医疗器械紧急使用有关制度

医用电子仪器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电子设备和仪器。它们使用电子技术、物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用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监护。医用电子仪器包括但不限于:医用成像仪器、监护仪、实验室仪器、手术辅助仪器等。

2024年04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疫苗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疫苗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

生物疫苗一般指生物技术疫苗。生物技术疫苗通常不是灭活疫苗,但是包含灭活疫苗。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常用的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等。生物技术疫苗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的分子水平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灭活疫苗、D

2024年04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发展新一代生物材料等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材料行业相关政策:重点发展新一代生物材料等

生物材料是一类特殊的材料,旨在与生命系统接触和相互作用,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的组织、器官,或增进人体功能。生物材料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包括单一材料、复合材料以及活体细胞或天然组织与无生命材料结合而成的杂化材料。这些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如制造假牙、人造骨骼、人工瓣膜、人工晶状体、耳蜗、心脏起

2024年04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