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的主要管理部门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此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保部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对医疗机构履行部分监管职能。各部门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主要职能如下:
(1)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主要职责包括:起草卫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标准和技术规范;协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统筹规划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配置;制定医疗机构和医疗服务全行业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组织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组织制定国家药物政策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2)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主要职责包括:起草药品(含中药、民族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组织制定、公布国家药典等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负责药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建设,制定药品安全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开展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
(3)医疗保险部门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主要职责包括:统筹拟订医疗保险规划和标准;拟订医疗保险管理办法;组织拟订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疗保险服务管理、结算办法及支付范围;拟订疾病停工期间的津贴标准;拟订机关企事业单位补充医疗保险政策和管理办法。
(4)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医疗服务领域的主要职责包括:研究起草价格、收费方面的法规和规章草案,规范政府价格行为、经营者价格行为;负责推进价格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研究提出政府管理商品和服务价格、收费的管理原则和作价办法;拟订重要商品价格、服务价格和收费政策并组织实施。
(5)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医疗广告进行监管,核准广告的内容等。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研究》
2、行业监管体制
在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监管体制下,各类医疗机构按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不同,被划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进行分类管理。按规模和医疗水平不同,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评定,医疗机构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次分为甲等、乙等、不合格,最高等级为三级甲等。此外,我国还针对医疗机构的设置、医护人员的执业、医保结算和支付、医疗器械的使用、药品采购和使用等方面进行管理与规范。
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 医疗机构改革



(2) 关于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相关规定


(3) 关于医保制度、药品目录及支付的相关规定



(4) 关于医护人员的相关规定


(5) 关于精神卫生领域、司法鉴定、外商投资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的其他相关规定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