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常用图形符号及标志》内容共七章,除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外,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服务常用图形符号及标志的基本要求、设计要求(包括尺寸、颜色、文字、材质)、设置与安装、管理与维护。附录内容包括四项内容的图例及含义说明:养老服务常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45个)、常用安全标志(47个)、常用道路交通标志(8个)、常用文字标志(3个)。
《养老机构顾客满意度测评》内容共八章,除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外,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机构顾客满意度测评的基本要求、指标体系与权重、测评方法(包括调查问卷、评价指标分值、调查方式和抽样方法)、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准备和数据统计)、分析和改进的要求。附录内容包括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表。
《养老机构预防压疮服务规范》内容共五章,除范围、术语和定义外,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机构预防压疮服务的评估(包括评估对象和部位、评估要求)、预防方法(包括变换体位、辅具保护、清洁、营养摄入、原发病处置、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管理要求(检查、记录、培训)。附录为压疮风险评估表,包括感知能力、潮湿度、活动能力、移动能力、营养摄取能力以及摩擦力剪切力六项评估内容。
下一步,民政部将指导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强对标准宣传贯彻落实的指导,推动形成全行业学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预防压疮服务的评估、预防方法和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发生压疮的预防。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压疮 pressure ulcer
由于人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等而致的组织破损、溃烂、坏死。
3 评估
3.1 评估对象及部位
3.1.1 入住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只要符合下列任何 1 项应列入评估对象:
——卧床,不能自主翻身或不能自主动作者;
——疾病晚期者;
——消瘦或水肿,重度营养不良者;
——意识障碍,自主动作受限者;
——手术后或医疗措施固定,体位或活动受限者;
——慢性疾病导致感知觉障碍或功能障碍者;
——大小便失禁,局部潮湿者;
——高龄老年人,反应迟缓,自主动作困难者;
——发热者。
3.1.2 易发部位包括受压、缺乏脂肪组织保护、骨骼隆突,应重点评估下列部位:
——骶尾部;
——髂前上棘;
——肋缘突出部;
——髋部;
——脊椎体隆突处;
——肩胛部;
——枕骨粗隆;
——耳廓;
——肘部;
——膝关节的内外侧;
——内外踝;
——足跟部;
——脚趾;
——大脚趾骨关节突出处。
3.2 评估要求
3.2.1 应在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的当天进行评估,7 日内跟进观察。
3.2.2 出现 3.1.1 中任何 1 项情形,应进行压疮风险等级评估,
3.2.3 发热期间,应在评估分值基础上提高 1 个风险等级。
3.2.4 出现压疮风险时宜书面告知相关第三方。
4 预防方法
4.1 变换体位当压疮风险评估为有低度高危及以上风险时,应变换体位,要求如下: ——自主变换,督促、提醒、鼓励卧床服务对象经常变换体位,减轻骨骼隆突部位压迫;
——被动变换,帮助无自主翻身能力的服务对象翻身,应至少2h翻身1次;
——使用轮椅的服务对象应0.5h变换姿势1次;
——翻身和移动时,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破皮肤。
4.2 辅具保护
当压疮风险评估为中度高危及以上风险时,宜使用辅具,要求如下:
——卧姿时,可选用防压疮床垫、翻身辅助垫等辅具,在身体空隙处放置软垫(枕),降低骨骼隆突部位压力;
——坐姿时,可配备辅助坐垫,身体空隙处放置软垫;
——可按医嘱要求使用护架,用护架抬高被、毯,避免局部受压;
——应按辅具使用规定变换体位,浸湿后即时更换。
4.3 清洁
在服务过程中:
——床铺应保持干燥、平整、无碎屑;
——身体各部位皮肤应保持干燥;
——洗浴与擦浴,浴后应擦拭干净皮肤;
——手术、创伤、意识障碍等不适合洗浴的服务对象,应安排擦浴;
——擦拭时应用力均匀,避免揉搓皮肤;
——被服等被伤口分泌物浸湿时,应即时更换;
——便溺秽物、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等,应即时轻拭清洁,尿布、被服随湿随换;宜用温清水清洗会阴部,并擦干;
——应使用无破损的便器,避免硬塞硬拉;宜在便盆边缘上垫软纸或布垫;
——应避免服务对象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
4.4 营养摄入
应向服务对象提供增强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的膳食,鼓励、帮助其进食。
4.5 原发病处置
应安排服务对象就医,治疗原发疾病,按时复诊、按时给药、帮助完成康复疗程。
4.6 心理支持
应向服务对象提供心理辅导。
4.7 健康教育
应向服务对象和家属宣传预防压疮的相关知识。
5 管理要求
5.1 检查
5.1.1 检查宜在生活照料过程中同步进行。
5.1.3 交接班时,应一同检查压疮高危风险各等级的服务对象,确认有无压疮发生。
5.2 记录
5.2.1 记录内容宜包括:
——入住养老机构服务对象的压疮筛查记录;
——压疮风险评估记录;
——压疮高危风险者转归情况书面记录;
——交接班检查及翻身记录;
——对压疮高危风险者采取的预防措施记录;
——使用辅具、药物的书面记录。
5.2.2 宜将记录列入服务对象健康档案。
5.3 培训
5.3.1 应将预防压疮知识纳入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内容中。
5.3.2 养老机构应每年开展不低于 1 次预防压疮专题知识培训。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