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务院应对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提高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通知》(附解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积极应对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满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检测需求,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高度重视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工作

        及时开展核酸检测,是落实“四早”要求的关键措施,也是做好精准防控的基础前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已经多次对提升检测能力、扩大检测范围作出重要部署。各地和医疗机构要将提高核酸检测能力作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核酸检测工作的规范管理,强化核酸检测能力储备,尽快提高检测能力,避免局部疫情出现甚至暴发时,医疗资源挤兑导致检测能力严重滞后,给疫情防控和群众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二、加强当前核酸检测工作的规范管理

        (一)提高核酸检测的规范性和时效性。各地要统一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报告单格式,检测机构要通过自助打印、网络查询、快递邮寄等多种方式,为受检者出具检测报告。对于发热门诊患者的核酸检测,要在6小时内报告结果,争取缩短至4小时报告;对于普通门急诊、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等人群的核酸检测,原则上要在12小时内报告结果;对于“愿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一般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

        (二)持续开展核酸检测培训。各地要大力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培训,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人员培训方案》等文件要求,加强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标本接收整理、核酸提取、试剂使用、荧光定量等检测方法、结果报告、生物安全等全流程培训。通过培训,确保各环节操作规范,进一步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三)推动医疗机构互认检测结果。各地要结合本地疫情防控需要,制订区域内核酸检测结果互认的规定,明确互认的条件、有效期、医疗机构范围等,最大程度减少重复检测。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辖区内检测机构参加室间质评,保证每家机构每年至少参加1次室间质评。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实验室室内质控,常态化接受国家级或省级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保证检测质量。

        三、做好核酸检测应对准备工作

        (一)掌握本地区核酸检测资源和能力现状。各地要全面掌握本地区医疗机构实验室现状,了解可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资源情况,要细化到每一家机构掌握其最大检测能力和实际检测量,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医学检验实验室等医疗机构的核酸提取仪、荧光定量PCR仪、生物安全柜等仪器设备的型号、通量及功能状态等,检测技术人员以及防护物资等。对于新申请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实验室,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抓紧组织审核验收,对符合条件的及时进行批准,增补到本地区核酸检测机构名单中,并向社会公布。

        (二)做好核酸检测能力储备并制订应急预案。各地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要未雨绸缪,为应对可能出现的聚集性疫情做好核酸检测能力储备,包括硬件储备、软件储备和人员储备等。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分别组织制订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一旦出现疫情时,要根据需检测的“四类人员”数量,分梯度制订相应的应对措施,迅速调集资源,确保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检测能力。需要时,要加强省域内的检测资源调度,弥补局部地区可能存在的检测能力不足问题。本地区难以解决的,可按照程序向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需求。

        (三)全面加强医疗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各地要加强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实验室建设,使其具备独立开展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加强其他二级以上医院、专科医院、医学检验实验室建设,使其逐步达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条件。在县域内,要选择1家综合实力强的医疗机构予以支持,使县域内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各医疗机构要根据每日发热门诊就诊人次、新入院患者数及其陪护人员数,结合普通门急诊就诊人次和“愿检尽检”人群,科学测算本机构应当达到的日检测能力。医疗机构要根据检测需求,认真做好实验室改造扩建、仪器设备配备、检测人员配置和培训、生物安全等相关工作。要按照《关于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强化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于急诊抢救患者,要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进行检测,不得因核酸检测影响紧急救治。

        四、按时报送核酸检测信息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日报告制度,务必于每天13时前,将前一日0-24时的检测情况及时报送至全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信息平台(www.nccl.org.cn),做到信息真实、准确。各医疗卫生机构报送的检测信息将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参考,对于不按时、不如实报送信息的医疗机构,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进行通报批评。信息报送过程中,要采取措施保证数据安全,做好隐私保护。

《关于进一步加快提高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通知》解读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积极应对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满足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检测需求,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提高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能力的通知》,对各地提出具体工作要求。

        一是要求高度重视提高核酸检测能力工作。各地和医疗机构要将提高核酸检测能力作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核酸检测工作的规范管理,强化核酸检测能力储备,尽快提高检测能力。

        二是加强当前核酸检测工作的规范管理。针对当前核酸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细化解决措施。包括规范核酸检测结果报告形式,提高出具检测报告的时效性,持续开展检测培训,推动医疗机构之间互认检测结果等。

        三是做好核酸检测应对准备工作。为应对可能新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要求各地做好核酸检测应对准备。包括掌握本地区核酸检测资源和能力现状,做好核酸检测能力储备并制订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出现疫情,能够迅速调集资源,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检测能力。

        四是按时报送核酸检测信息。要求各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好核酸检测日报告制度,为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参考,在信息报送过程中,保证数据安全等。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代章)

2020年6月30日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 或gyii.cn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成药行业相关政策:加强中成药说明书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成药行业相关政策:加强中成药说明书管理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成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强中成药说明书管理。理顺中药品种保护审评管理体制。逐步完善中成药批准文号退出机制,指导改良一批,依法淘汰一批。进一步优化和规范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

2025年10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疫苗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授权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疫苗行业相关政策:推进生物制品(疫苗)批签发授权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生物疫苗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生物疫苗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江苏省发布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专项实施方案》、上海市发布的《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实施意见》。

2025年10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推动智慧医疗装备全领域科技成果“应入尽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推动智慧医疗装备全领域科技成果“应入尽入”

为促进智慧医疗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提出推动建立新型政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共建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围绕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商圈、数字乡村等重点场景,深化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城市治理、

2025年10月0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儿童医疗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

我国及部分省市儿童医疗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儿童药品研发申报

为了进一步推动儿童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9月国务院等发布《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和儿童救治等中心以及专科临床服务中心建设。

2025年09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原料药行业相关政策:探索实施进口原料药跨境分段生产

我国及部分省市原料药行业相关政策:探索实施进口原料药跨境分段生产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原料药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原料药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深层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庭医生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家庭医生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家庭医生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等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结合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强化慢性病患者分级连续健康服务。

2025年09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