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文件汇总

        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需要推广应用人工智能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2018年政府要求人工智能向基层领域自上而下渗透。在工信部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进一步明确了在医疗影像、智能服务机器人等细分行业发展的目标与大方向。

中国人工智能医疗相关政策文件

时间

部门

文件名

主要内容

2016/03

工信部、发改委、财

政部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促进服务机器人向更广领域发展,实现系列化,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

实现商品化

2016/05

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发改高技[2016]1078号)

支持在制造、教育、环境、交通、商业、健康医疗、网络安全、社会治理等重要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的规模化应用

2016/06

国务院

《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

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

支持研发健康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等。加快研发成果转化,提高数字医疗、物联网等设备生产制造水平,促进健康医疗智能装备产业升

2016/09

工信部、发改委

《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

动(2016-2018年)》

鼓励医疗机构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推动智能医疗健康设备在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环节的应用

2016/12

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发201673号)

推动健康医疗相关的人工智能、生物三维打印、医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以及相关微型传感器等技术和产品在疾病预防、卫生应急、健康保健、日常护理中的应用

2017/01

卫健委

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生物三维打印、医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先进技术和装备产品在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由医疗救治向健康服务转变,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2017/06

卫健委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研究,开发集中式智能和分布式智能等多种技术方案,重点支持机器智能辅助个性化诊断、精准治疗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辅助康复和照看等研究,支撑智慧医疗发展

2017/07

国务院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号)

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探索智慧医院建设,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等设备。基于人工智能开展研究和新药研发,推进医药监管智能化

2017/12

工信部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20年,在工业、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汇集一定规模的行业应用数据,用于支持创业创新。推动医学影像数据采集标准化与规范化,加快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产品化及临床辅助应用

2018/04

国务院

《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

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

2018/04

卫健委

《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国卫办规划发

20184号)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疾病风险进行预测,实现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临床辅助诊疗、智能健康管理、医院智能管理和虚拟助理

2018/04

卫健委

《关于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

健康”便民惠民活动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822号)

加快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改造优化诊疗流程。推进智能医学影像识别、病理分型和多学科会诊以及多种医疗健康场景下的智能语音技术应用,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2018/04

卫健委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稳步推进教育、医疗、能源、公共安全等领域数据的内部整合、共享与对外开放,制定数据资源清单和开放计划,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人工智能企业围绕应用场景开展人工智能服务,鼓励优质机构人工智能服务能力和资源向地方开放

2018/04

国务院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

鼓励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搭建开源、开放平台,面向公众开放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资源,向社会输出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业应用,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第一张肺结节AI三类证颁发,中国AI迎来曙光。2020年11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网上放出了首个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肺结节CT影像辅助软件医疗器械批准证明。该证明归属于北京推想科技,是国药监开出的首张肺结节AI三类证。在医疗机构影像学检查中,胸肺CT的检查量占比最大,加之微小肺结节不容易辨别,是医疗最需要被辅助的场景。本次三类证的颁发进一步彰显国家大力发展AI医疗的决心与信心,且在十四五规划中,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都被列为前沿科技领域的优先级别,将带来中国人工智能及生命健康科学的新一轮发展。(YJ)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互联网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等场景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互联网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等场景应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推进仪器仪表国产化替代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推进仪器仪表国产化替代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广西发布的《关于强化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保健品行业相关政策:丰富保健食品产品高质量供给

我国及部分省市保健品行业相关政策:丰富保健食品产品高质量供给

为促进保健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开发美味多样的休闲食品、营养健康的饮品,推进开展食药物质等保健食品原料复方配伍备案试点工作,丰富高质量供给。

2025年09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用呼吸机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用呼吸机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医用呼吸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医用呼吸机行业稳定发展,比如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稳定外资发展若干措施》、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医院行业相关政策:打造一批5G智慧医院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医院行业相关政策:打造一批5G智慧医院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慧医院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慧医院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云南省发布的《关于推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手术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优化医用机器人等前沿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

我国及部分省市手术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优化医用机器人等前沿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手术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手术机器人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构建“大消费”格局行动方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2025年稳外资若干措施》。

2025年07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疗信息化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医药企业生产检验过程信息化

我国及部分省市医疗信息化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医药企业生产检验过程信息化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医疗信息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智慧医疗装备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辅助生殖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生殖健康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辅助生殖行业相关政策:加强生殖健康服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辅助生殖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支持引导有条件的地方将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按程序直接发放给参保人。

2025年06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