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山东省印发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浅析山东省交通市场现状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安防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竞争策略研究

          根据报道消息,日前,山东省印发《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省全面形成“四横五纵”综合交通大通道和快捷高效的“1、2、3、12”综合交通圈。将规划建设济南至潍坊高速公路、雄安至商丘铁路山东段、济南至泰安至曲阜至枣庄至徐州旅游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

          山东省省发改委铁路机场办相关负责人表:“《规划》涵盖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交通方式,确定了全省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为加快全省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和统筹各种交通方式规划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作为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山东省曾长期占据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首位,但近年来增速有所回落,公路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则稳步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1-10山东省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值高达22.0%,其中建设投资也实现19.3%的增长。

2014年以来山东省公路建设投资增速稳定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主要内容如下: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是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总要求的迫切需要,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建设交通强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谋划,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做出进一步优化提升全省综合交通网络布局的战略部署,在原有规划基础上,编制《山东省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布局超前、功能完善、便捷高效、智慧引领、绿色生态、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新局面提供坚实保障。

          《规划》涵盖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交通方式,统筹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在与国家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和全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等充分衔接基础上,依托区域布局、产业聚集、城镇格局、资源禀赋等要素,科学确定全省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目标,合理安排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是加快全省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和统筹各种交通方式规划建设的行动指南。

          《规划》基准年为2017年,近期重点研究2018-2022年重大项目布局,中期布局至2025年,远期规划至2035年。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本 《规划》将适时进行调整,各专项规划应依据本 《规划》及时修订完善。

          形势要求。

          1.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亟需进一步增强综合交通保障和支撑能力。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三大支撑之一,亟需在补齐要素短板、优化布局结构、提升品质效率等方面展现新作为。要全面实施智慧引领、产业融合、绿色提升、服务提质等综合交通重点工程,大力提高综合交通智慧化水平,不断增加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总量,优化网络布局,促进高铁、高速公路、航空与旅游、文娱、互联网、创意经济等相关产业融合联动发展,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

          2. 贯彻交通强国建设要求,实施交通强省战略,亟需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承载力和竞争力。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交通运输发展实现了从 “瓶颈制约”到 “总体缓解”,再到 “基本适应”的跨越式发展,具备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基础和条件。要全面实施交通强省战略,切实转变综合交通发展思路、方式和路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运输服务一体衔接,提高运行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行绿色安全发展模式,健全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更好地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3.把握多重战略叠加机遇,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亟需进一步强化综合交通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海洋强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交给山东的重大政治任务。完成这些任务,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进一步促进城乡交通协调和联动发展,实施重要干线公路提质升级工程,带动城乡均衡发展;整合优化沿海港口资源,提升港口建设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现代化沿海港口群,为推动海洋生产力布局由近海走向远海提供强力支撑;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民建军用、军建民用、共建共用,增强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4. 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亟需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战略布局和运输体系。全面融入参与 “一带一路”、雄安新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一步拓展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空间,加快构建便捷、畅通、开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全面提升综合交通对外联通能力。要突出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进一步优化调整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打造技术先进、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综合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为产业梯度转移、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5. 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建成小康社会,亟需进一步促进综交通均等化和便利化。建设畅通、高效、安全、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交通需求呈现多元化、个性化、高品质的特征,必须提高智能化、网络化、现代化水平,提高交通运输供给质量和效率,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要坚定不移实施好交通扶贫脱贫工程,加快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实现贫困村通公路、通公交车、村内道路硬化,持续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支撑。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密、提速、扩通道为重点,着力畅通省内外综合交通通道,着力统筹各种交通方式协调一体发展,着力提高交通智慧化水平,积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引导支撑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尽快构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技术先进、安全绿色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 统筹全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牢固树立 “久久为功”理念,坚持全省一盘棋,做好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协同管理、分类指导,不断增强济南、青岛、烟台 “三核引领”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存量设施,提升增量品质,补齐区域交通短板,加快形成多层次、一体化、广覆盖的综合交通网。

          2. 超前布局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按照技术标准先进、规模适度超前的定位,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综合交通网络。结合形势需求和发展实际,统筹推进、先急后缓、先易后难,注重做好风险防控,科学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3. 综合衔接与便捷高效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大力推进公、铁、空、水多式联运,统筹城市内外交通协调发展,提升网络效应和规模效益。加强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扩大交通多样化有效供给,打通交通服务 “最后一公里”,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4. 创新驱动与提质增效相结合。建立健全适应综合交通发展的 “大交通”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交通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强化规划的引领、导向、统筹、支撑作用。坚持以智能交通为引领,积极推动交通领域科技创新,提升城市交通智慧化水平,加快培育综合交通新动能、新优势,不断提高综合交通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5. 安全可靠和绿色发展相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全面提高综合交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扎实推进 “四减四增”,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大力发展航空、铁路、水运和公共交通等低碳、高效、大容量交通方式,倡导绿色出行。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能源等资源要素,构建展现齐鲁风貌的美丽交通走廊。

          (三)发展目标。到2035年,全面形成 “四横五纵”综合交通大通道。建成功能完善、便捷高效、技术先进、安全绿色的铁路网、公路网、油气管线网,形成现代化沿海港口群和民航机场群,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成网,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更加完善,综合交通科技创新能力和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为交通强省战略提供基础支撑。至本世纪中叶,全面构建陆、海、空立体交通运输通道,形成科学合理的综合交通网络布局。

          专栏3 全省综合交通网络主要规模目标
 
          到2035年,全面形成快捷高效的 “1、2、3、12”综合交通圈:通过高铁实现覆盖全省、通达我省周边主要城市的 “1、2、3”小时陆上交通圈,其中济南至相邻6市半小时通达,济南至青岛、青岛至周边市、全省相邻各市1小时通达,济南与省内各市2小时通达,省内各市之间3小时通达,济南与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武汉、西安、郑州、沈阳、合肥、南昌、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等14个国内主要城市3小时左右通达,覆盖人口7.7亿,辐射国土面积300多万平方公里;通过民航实现我省中心城市与世界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通过航运实现我省沿海港口群与全球主要港口全面通达;通过打造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构建重点城市城区40分钟便捷生活交通圈。

高速铁路网 “1、2、3小时”交通圈时效示意图
 

民航 “12小时”交通圈时效示意图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仓储行业相关政策:发展海外仓储物流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仓储行业相关政策:发展海外仓储物流设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仓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引导港航企业延伸上下游业务,提供多式联运、物流分包、仓储配送等“端到端”供应链服务,向全程物流经营人和综合运输服务商转型。

2025年07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商务部等8部门等发布《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建设数智化农产品市场,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智能化水平,支持发展“前置仓+即时配送”模式,建强农业数智供应链网络、节点和末梢。

2025年06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船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船舶等重点领域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船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船舶等重点领域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为了进一步推动船舶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发布《关于制造业计量创新发展的意见》加快化工、石化、钢铁、有色、建材、机械、汽车、船舶、航空、轻工、纺织、电子、通信等重点领域的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配送行业相关政策:推广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配送行业相关政策:推广无人配送车等设施设备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无人配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无人配送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天津市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邮轮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邮轮+”业态创新

我国及部分省市邮轮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邮轮+”业态创新

为了扩大邮轮行业的应用,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商务部等6部门等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组织推出一批城市漫步、乡村休闲及入境游、康养游、邮轮游、旅游列车、旅居休闲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

2025年06月0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慧物流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路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在户外运动旺季增加铁路运输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路运输行业相关政策:在户外运动旺季增加铁路运输能力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铁路运输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推动经济持续向上向好若干政策举措》。

2025年05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港口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港口等企业战略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港口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与港口等企业战略合作

为推动智慧港口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通知》提出鼓励各地区在大型商圈、步行街、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所、机场、客运港口、酒店等增设退税商店,扩大退税商店覆盖面。

2025年05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