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务院公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导读:这样规定,可以有效促使生产者履行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责任。另外,《条例》还特别指出,从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如有泄密、徇私舞弊等行为,将依法给予处分。

中国蓄电池市场供需调研与前景分析报告(2013-2017)

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竞争态势及投资方向调研报告(2013-2017)

        为促进汽车召回制度的有效实施,2012年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将汽车召回由部门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与之前的召回管理规定相比,《条例》不仅加大了监管处罚的力度,且明确了厂家责任和义务,在保证汽车产品使用安全、促使生产者高度重视和不断提高汽车产品质量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2004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等四部门发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我国开始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截至2012年底,已累计召回缺陷汽车产品已经超过800万辆,其中仅2012年就实施召回59次,涉及汽车共计275万辆,是召回制度实施8年以来最多的一年。从实践中看,召回管理规定在程序、监管措施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管理规定作为部门规章,受立法层级低的限制,对隐瞒汽车产品缺陷、不实施召回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过低(最高为3万元罚款),威慑力明显不足,影响召回制度的有效实施。

        因此,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部门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保障汽车产品的使用安全十分必要。《条例》的颁布,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是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 与召回管理规定相比,《条例》有两方面亮点,一是完善了包括召回的启动、实施和报告程序在内的召回程序;二是明显加大了对违法主体的处罚力度。

        召回程序是否明确具体,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确保生产者履行召回责任的前提。对此,《条例》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了规定:

        第一,明确了召回启动程序。生产者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确认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经缺陷调查认为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也应当通知生产者实施召回。生产者认为其汽车产品不存在缺陷的,可以提出异议,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技术检测或者鉴定。生产者既不按照通知实施召回又不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的,或者经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监督部门应当责令生产者实施召回,生产者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

        第二,规定了召回实施程序。生产者实施召回,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制定召回计划,并按照召回计划实施召回。对实施召回的缺陷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采取修正或者补充标识、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缺陷。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对召回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组织与生产者无利害关系的专家对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效果进行评估。第三,规定了召回报告程序。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提交召回阶段性报告和召回总结报告。

        此外,针对生产者召回缺陷汽车产品存在的违法行为,《条例》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在提高罚款额度的同时,增加了吊销行政许可等处罚措施。特别是针对生产者未停止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缺陷汽车产品,隐瞒缺陷情况,拒不召回等严重违法行为,《条例》规定对生产者处以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许可机关吊销有关许可。这样规定,可以有效促使生产者履行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责任。另外,《条例》还特别指出,从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如有泄密、徇私舞弊等行为,将依法给予处分。

表 《条例》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


资料来源:国家质检总局,观研天下整理

《条例》的出台,对于消费者来说,自身的安全及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多保障。对于汽车企业来讲,《条例》将敦促车企自觉、主动地召回缺陷汽车产品,从而实现售后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的提升,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从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体发展来看,《条例》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缺陷汽车产品的召回管理,并将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从国际经验来看,汽车召回能有效推动和规范汽车产业的发展。上世纪60至90年代,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制定了专门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极大地改善了本国的

        汽车质量及安全性,推动了本国汽车工业发展。《条例》将会给未来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运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运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水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水运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船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技术规范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船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技术规范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船舶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积极研发绿色船舶动力技术,加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技术规范体系。

2025年08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冷链仓储行业相关政策: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我国及部分省市冷链仓储行业相关政策: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

为了进一步推动冷链仓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在产地,重点支持完善农产品市场、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提升区域性预冷烘干、贮藏保鲜、分等分级等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打通生鲜农产品进城下乡双通道。

2025年08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航空物流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航空物流全链条信息集成

我国及部分省市航空物流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航空物流全链条信息集成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航空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航空物流行业稳定发展,比如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

2025年07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跨境物流行业相关政策:发展海外仓储物流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跨境物流行业相关政策:发展海外仓储物流设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商务部等发布《深化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支持在有条件的国家级经开区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全球集散分拨中心、国际物流枢纽中心。

2025年07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自行车行业相关政策: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组织电动自行车等品类专题活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自行车行业相关政策: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组织电动自行车等品类专题活动

为促进自行车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商务部等6部门等发布《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组织汽车、家电、家居、电动自行车、数码产品等重点品类专题活动,稳住大宗商品消费。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远洋渔船行业相关政策:推进渔船管理改革

我国及部分省市远洋渔船行业相关政策:推进渔船管理改革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远洋渔船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远洋渔船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福建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2025年07月0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仓储行业相关政策:发展海外仓储物流设施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仓储行业相关政策:发展海外仓储物流设施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仓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引导港航企业延伸上下游业务,提供多式联运、物流分包、仓储配送等“端到端”供应链服务,向全程物流经营人和综合运输服务商转型。

2025年07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