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海南省“十二五”期间公路交通发展规划面临的环境及资源现况

        导读:海南省“十二五”期间公路交通发展规划面临的环境及资源现况,海南省所属的海南岛为大陆岛,南海诸岛属海洋岛。海南岛是一个穹形山体的海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中部偏南地区高山起伏,最高山脉五指山。

        2环境现状

        2.1.自然环境

        海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是我国最具有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台风频繁,气候资源多样。

        海南省所属的海南岛为大陆岛,南海诸岛属海洋岛。海南岛是一个穹形山体的海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中部偏南地区高山起伏,最高山脉五指山。山地中散布着丘陵性的盆地。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环岛多为滨海平原。

        海南岛基岩由侵入岩、变质岩、沉积岩和火山岩四大类组成。松散土体主要由更新统和全新统的松散土层组成,岩性为粗砂、中砂、粉细砂、粉质粘土、粉砂土、砂砾石等,分布于岛四周沿海滨海平原和河流中下游阶地及三角洲地区。

        海南岛区域构造较为发育,主要有东西向、北东向和北西向三组构造。火山活动主要表现为新生代以来,琼北地区发生频繁的火山喷发。地震活动较为频繁。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裂缝等种类,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危害较大。

        海南岛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和地域性,分布有砖红壤、山地赤红壤和山地黄壤等湿润亚热带典型地带性土壤类型,以及干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褐色砖红壤和燥红土;还有一些地带性不明显的土壤类型,例如水稻土、潮砂土、滨海盐土和滨海砂土等,分布在不同的地貌部位上。

        海南岛比较大的河流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组成辐射状水系。各大河流均具有流量丰富、夏涨冬枯等水文特征,年均降雨量约为557亿m3。全省独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条,其中集水面积超过100km2的有39条,集水面积500km2以上的河流有18条,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岛三大河流,集水面积均超过3000km2,3条河流域面积占全岛面积的47%。全省河川径流量为388亿m3,约为全国总径流量的1.1%。人均占有的河川径流量为4940m3。

        海南省地下水十分丰富,水质保持良好状态。热矿水、矿泉水资源也十分丰富。

        海南省是我国海洋面积最大省份,拥有海域管辖权的海域面积约200万km2,海岸线总长约为1811km,环岛海岸线长达1528km。


        2.2.资源概况

        海南省土地总面积为353.54万hm2,其中,农用地面积为282.6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9.95%;建设用地面积为29.2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27%;未利用地面积为41.6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78%。

        海南岛共有维管束植物4000多种,其中630多种为海南特有。海南陆生脊椎动物有567种,其中两栖类37种(其中11种为海南特有,8种为国家特产动物),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哺乳类82种(其中21种为海南特有)。有7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属省级保护动物。

        海南省共发现矿产88种,已探明列入资源储量统计的矿产有55种,矿产地(床)396处。

        2.3.社会经济概况

        2011年末,海南省总人口907.82万人。其中,男性474.22万人,女性433.6万人;农业人口561.61万人,非农业人口346.13万人;汉族745.86万人,黎族147.15万人,苗族7.68万人,壮族3.87万人,回族1.24万人,其他少数民族2.03万人。

        全省已基本建成以环岛高速公路为主动脉的“三纵四横”公路网络。截至2011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2916km,其中等级公路22104km,等外公路812km。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660km,一级公路267km,二级公路1358km,三级公路1372km,四级公路18447km。全省现有海口(主要港口)、三亚、洋浦、八所等重要港口和清澜等地方性中小港口,遍布全岛沿海岸线。目前岛内有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的凤凰机场,已开辟了广州、北京、上海、沈阳等几十条国内航线和香港、新加坡、曼谷等不定期国际航班。

        2.4.生态环境现状

        (1)海南岛又有着复杂多样的植被类型,按《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划分,可分为植被型组6个: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和灌草丛、草原和稀树草原、沼泽和水生植物、人工植被;植被型10个:热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红树林、竹林、常绿阔叶灌丛、稀树草原、沼泽、人工植被。

        (2)根据海南岛植被及其环境特点,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海南岛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为13类,即热带季雨林、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红树林、热带针叶林、山顶矮林、灌丛、稀树草原、热作园及经济林、用材林、防护林和农田

        (3)海南岛周边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较为多样性,且绝大多数的种类属于热带、亚热带的沿岸性种类。共有种类有200种。

        (4)海南岛上已发现陆栖脊椎动物561种,其中两栖类37种,爬行类104种,鸟类344种,兽类82种,岛上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90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8种,二类保护动物82种。在两栖类37种动物中,有11种仅见于海南岛,其中8种列为国家的特产动物,在哺乳类的82种动物中,21种为海南所特有。已记载的各类海洋生物超过3000种,隶属于海绵、腔肠、软体、甲壳、棘皮、鱼、爬行、鸟、兽等类动物和藻类,其中鱼类超过1000种,有经济价值的有200多种。海南目前已有昆虫5800多种,约占我国已知昆虫种类的1/10。

        (5)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积为43777hm2,占土地总面积的的1.29%。其中中度侵蚀面积3357hm2、强度侵蚀724hm2、极强度侵蚀678hm2。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2.5.环境功能区划

        (1)海南省有4大生态区,即海南海岸带生态区(Ⅰ);海南环岛台地、平原生态区(Ⅱ);海南中部山地生态区(Ⅲ);南海海域和南海诸岛岛屿生态区(IV)。第Ⅰ、Ⅱ、Ⅲ三个生态区细划为10个生态亚区和38个生态功能区。

        (2)海南岛水环境功能区划共对全省77条主要河流,17个水库进行划分,划出138个水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河流长度为3756.3km,占全省河流长度的80%左右,水库库容为58.8×108m3,占全省湖库库容的81%。

        (3)目前海南省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均执行一级标准。

        (4)海南省只有部分重要城市中心地区进行了声环境功能区划,其余大部分地区尚未划定声环境功能区。

        2.6.重要环境敏感区

        (1)海南省目前共有自然保护区50处,其中国家级9处,省级24处,市县级17处,,初步形成了一个以保护森林、湿地、海洋、野生动植物、海岸带、自然景观等的海南省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2)海南省已建成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总面积近1550km2。

        (3)海南省现有世界地质公园1处,省级地质公园2处,总面积163km2。

        (4)海南岛红树植物属东方类群,有20个科、25个属、38种,其中真红树12科、15属、27种,半红树9科、10属、11种,海南岛的红树林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红树植物种类,海南岛仅无厦门老鼠簕。

        (5)海南岛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港湾、河口为红树林的生长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成为我国红树林资源保护的重要地区。海南省的红树林林地面积为13539.7hm2,红树林有林面积为3930.3hm2,

        (6)目前,海南省已划定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08处。

        (7)海南省已经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49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17点,还有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了国家级保护名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3处,历史文化名城1处、历史文化名镇4处。另外,海南省文物部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海南省普查工作,已完成实地文物调查阶段,基本摸清全省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和保存的基本状况,其中新发现峨蔓盐田等2412处文物点。

        (8)海南现已建成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23个,其中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22个为省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和建设,提高了海南旅游景点的质量和品位,提高了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使海南的支柱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客车行业相关政策: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

我国及部分省市客车行业相关政策: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客车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巩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成果,改善农村水路交通出行条件,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公路养护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

我国及部分省市公路养护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公路养护体制改革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公路养护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3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与行政执法。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管理体系,强化公路运营领域安全治理。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仓储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探索铁路货运场站开展仓储物流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仓储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探索铁路货运场站开展仓储物流服务

为推动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引导鼓励机场、航空公司与仓储、检疫处理企业等经营主体,进一步清理、归并、取消收费项目,合理降低相关经营服务费用,有效降低航空口岸综合物流成本,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公交车行业相关政策: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更新

我国及部分省市公交车行业相关政策: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更新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公交车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3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报废更新、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港口装卸机械和港内拖车更新等工作。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上运输行业相关政策:研究推进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上运输行业相关政策:研究推进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水上运输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3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开展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安全行业监管现代化体系研究,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提高监管效能。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轨道交通行业相关政策:探索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延伸

我国及部分省市轨道交通行业相关政策:探索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延伸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跨境电商行业相关政策: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

我国及部分省市跨境电商行业相关政策: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河北省发布的《2025年河北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提出组织开展上下游、产供销对接活动,探索工业品在线直播模式,扩大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规模,大力发展远洋航运,帮助企业开拓市场。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通用航空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通用航空装备产品谱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通用航空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通用航空装备产品谱系

为推动通用航空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国际空运布局,强化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进一步提升国际客运航权、时刻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航空运力与出入境旅游的供需对接。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