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网(www.chinabaogao.com)讯:
我国交通行业市场现状,我国交通市场调查分析,交通行业投资战略咨询报告请参考《2013年中国交通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近期,发改委和交通部分别在上海、广州、天津召开华中、华南、华北片区海运发展专题调研,深入了解当前海运业严峻形势,为制定下一步海运业政策走向“摸底”。一位参与此次调研的专家表示,考虑到去年形成的国家振兴航运计划很可能要“流产”,并且国家发改委在救助海运业方面犹豫不决,交通运输部近期可能会出台淘汰老旧船舶的临时性过渡政策,以缓解运力过剩问题。
当前海运业已经出现大规模破产的苗头,并且从远洋向内河航运延伸。据参与华北片区调研的与会人士透露,今年河北省41家海运公司全面亏损;山东潍坊55家的民营航运企业全部亏损。
央企的日子也不好过。因无力偿还两家银行合计约5.2亿元的贷款,*ST凤凰近日又收到两份民事诉状。随着多家银行的步步紧逼,*ST凤凰已有逾20亿元银行债务涉诉,部分资产已被法院查封。业绩预告显示,今年1至6月,*ST凤凰净利润亏损3.35亿元到3.6亿元。
海运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很多企业在银行有着巨额贷款。如果海运业持续衰退,必将危及海运公司生存,最终波及金融系统,引起恶性循环。
近日,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指出,针对当前海运业的困难,交通运输部正在研究,希望把海运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来加大对海运业的支持和扶持力度。
在7月16日召开的华北片区海运发展专题调研会上,海运企业、港航管理部门等被调研对象一致表示,海运企业经营形势已经严重恶化,希望政府能够果断、尽快采取措施,淘汰老旧船舶,恢复运力供需平衡,避免海运企业大面积破产潮的出现。
中国船东协会相关负责人在调研会上表示,因为这次航运危机的复杂性、长期性不可估量,针对当前困境,政府部门计划采取行动,可能会出台临时性的过渡政策,尤其在淘汰老旧船舶方面加大力度。
业界人士纷纷表示,鉴于海运业已到了生死关头,振兴航运业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应该把淘汰老龄船作为突破口,以解决运力灾难性过剩的问题。
据了解,早在今年5月份,中国船东协会代表航运业紧急向交通运输部提出了严控老旧船舶投放市场的建议。建议主要涉及“限龄”和“降龄”两项内容:一是禁止8万吨以上、超过20年含20年船龄和8万吨以下、超过23年含23年船龄的从事国际航线运输的干散货船进入我国港口。对于油轮来讲,还应禁止15年含15年以上的老龄船进入中国;二是尽快降低我国沿海运输船舶的强制报废年龄,把沿海运输的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杂货船的报废年龄统一降至28年,客轮、油轮和化工品船的报废年龄降至25年。国际航运界和世界海事机构公认20岁以上的船舶为“老龄船”,目前20岁以上的老龄船约占世界船队总量的25%。
就中国而言,淘汰老旧船意义重大。中国现有船舶载重吨约1.5亿吨,据统计老旧船舶大约在1000万载重吨左右,不到全部的10%。老旧船设备结构老化、安全标准低、排放严重超标。同时,老龄船也是影响海上安全的主要隐患。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