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3-2016年中国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行业监管情况、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环境分析。其中,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是整个智能交通产业尤为重要的环节,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现代微波通信技术、嵌入式软硬件技术等,采集并处理交通基础数据,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接口和编码规范输出给智能交通信息管理应用平台,为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应用依据,对智能交通系统和服务的质量起着先导作用。
参考:《中国智能交通市场专项调查及未来五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编码为I65,目前具体从事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与相关技术服务工作。2011年,国家发改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将基于物联网技术等的智能城市管理、智能环保、智能交通等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及服务平台列入当前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2012年3月21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提出将加快智能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运输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作为重点任务。2012年10月30日,《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从17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推进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体制机制等。智能交通系统技术研究属于上述领域的范畴。2013年9月30日,交通运输部提出《关于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交通运输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思想。
智能交通系统产业是以智能交通服务为最终目标的、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企业个体所组成的企业群,其构成包括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制造商、智能交通信息服务集成商、智能交通信息服务提供商、智能交通信息通信网络运营商、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和管理终端设备制造商及其软件系统开发商、交通工具生产商和政府管理部门等。智能交通系统产业构成如下图所示:
图:智能交通系统产业构成示意图
其中,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是整个智能交通产业尤为重要的环节,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现代微波通信技术、嵌入式软硬件技术等,采集并处理交通基础数据,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接口和编码规范输出给智能交通信息管理应用平台,为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应用依据,对智能交通系统和服务的质量起着先导作用。
目前在我国,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为动态称重类、专用短程通信类以及视频检测类等。在每一个应用领域内,产品应用日益丰富并不断向纵深扩展;而在各领域之间,由于核心都是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其技术互通性很强,互相融合发展的趋势日趋明显,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新的应用类型。
(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1)交通部
智能交通行业主要的主管部门为交通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行业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法规;制定和实施行业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重大科技开发和推进行业进步。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负责管理计量器具,组织量值传递和比对工作;监督管理商品质量、市场计量行为和计量仲裁检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3)工信部
工信部规定,凡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单位,应经过资质认证并取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自2014年2月15日起,该资质证书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颁发。
(4)科技部
鉴于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和应用涉及的领域庞杂,2000年,科技部会同国家计委、经贸委、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住建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相关部门,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研究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的总体战略、技术政策和技术标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
交通运输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而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保障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的重要部分,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来规范本行业的运行。目前对本行业主要的法律法规如下表:
3、产业政策
2000年以来,我国智能交通产业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国家也持续对发展智能交通行业给予大力支持,近几年陆续出台了如下政策:
4、行业管理体制对行业的影响
智能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相关设备行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行业,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监管体制对行业内企业的专业资质相应要求较高,使得行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壁垒。
另一方面,为推动行业发展,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近年来陆续发布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为行业内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