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市场监管总局、邮政局关于发布《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的公告

       为推动快递包装行业绿色发展,根据《市场监管总局 国家邮政局关于开展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市监认证〔2020〕43号),现对《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目录(第一批)


       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规则

       一、适用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适用于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目录》中的产品。

       二、认证模式

       初始检查+产品检验+获证后监督

       三、认证单元划分

       原则上,按照快递包装产品的类别、材质、加工工艺等划分认证单元。

       四、认证实施程序

       (一)认证委托。认证机构应根据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明确申请认证所需的资料(应至少包括认证申请书、合同、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的注册证明等)。

认证委托人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委托,认证机构应对认证委托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受理或不予受理的信息。

       (二)初始检查。认证机构应根据认证委托资料制定初始检查方案,明确初始检查内容、时限等要求,检查内容包括质量保证能力、产品一致性等。

       初始检查应覆盖认证产品的所有加工场所。必要时,认证机构可到生产企业以外的场所实施延伸检查。

       (三)产品检验。认证机构应根据相关技术要求,明确检验样品要求、样品数量、检验项目等信息,并确保全过程可追溯。

       认证委托人应保证其所提供的样品与实际生产产品一致。检测机构对样品真实性有疑义时,应向认证机构说明,认证机构应作出相应处理。

       (四)认证结果评价与决定。认证机构对初始检查和产品检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作出认证决定,符合认证要求的,颁发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认证标志。初始检查不通过或产品检测不合格认证机构不予批准认证委托,认证终止。

       (五)获证后监督。为保证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在证书有效期内,认证机构应持续进行获证后监督。获证后监督内容包括:质量保障能力监督检查、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以及必要时的产品检验(全部或部分)。获证后监督可不预先通知获证方,可采取现场检查、市场抽样等方式进行监督。

       认证机构应对获证后监督结果进行评价,符合要求的,应作出保持其认证资格的决定;不符合要求的,认证机构应该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置。

       (六)相关合格评定结果的采信。鼓励认证机构在实施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过程中采信其他合格评定结果。

       五、认证证书

       (一)认证证书的保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内,通过认证机构的获证后监督确保认证证书的有效性,期满后进行监督审查,合格即可续期。

       (二)证书的变更。获证后的产品或生产者、生产企业等信息发生变化时,认证委托人应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委托。

       认证机构根据变更的内容,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价,确定是否可以批准变更,如需进行样品检测或现场检查,应在检测或检查合格后,方可批准。

       (三)认证证书覆盖范围的扩展。认证委托人需要扩展已经获得的认证证书覆盖的产品范围时,应向认证机构提出扩展产品的认证委托,并提供扩展产品和获证产品之间的差异说明。

       认证机构根据认证委托人提供的扩展产品有关技术资料,审核扩展产品与原认证产品的差异,确认原认证结果对扩展产品的有效性,必要时补充差异实验或进行现场检查。评价符合要求的,由认证机构根据认证委托人的要求单独颁发或换发认证证书。

       (四)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认证机构应制定认证证书的注销、暂停和撤销的管理规定。认证机构应确定采取适当方式对外公告被注销、暂停、撤销的产品认证证书。

       (五)认证证书的使用。获证方应建立认证证书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认证证书的正确使用,不得误导公众,宣传认证结果时不应损害认证机构的声誉。

       六、认证标志

       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实行统一的认证标志管理,标志的基本图案如下图。


       认证标志的样式和使用应符合《绿色产品标识使用管理办法》。

       七、认证细则

       认证机构应依据本规则的要求,细化认证实施程序,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认证细则,并对外公布实施。

       八、责任划分

       认证机构对其作出的认证结论负责。

       检测机构对检测结果和检测报告负责。

       认证机构及其所委派的检查员对现场检查结论负责。

       认证委托人对其所提交的委托资料及样品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快递包装产业分析报告-行业调查与发展商机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机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国际航空枢纽机场洲际连接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机场行业相关政策:强化国际航空枢纽机场洲际连接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慧机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2月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等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强化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的洲际连接能力和全球辐射能力,打造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进一步提升枢纽型航空口岸发展能级。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飞机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支持国产大飞机等产业链有关企业投保内贸险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飞机行业相关政策:重点支持国产大飞机等产业链有关企业投保内贸险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大飞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大飞机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上海市中试平台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打通进港铁路“最后一公里”

我国及部分省市铁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打通进港铁路“最后一公里”

为了进一步推动铁路建设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打通进港铁路“最后一公里”,发展融合各种运输方式的集疏运体系,提升设施联通水平。

2025年08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公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数字赋能的智慧公路

我国及部分省市公路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建设数字赋能的智慧公路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公路建设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江苏省发布的《“品质江苏”建设行动方案》。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低空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低空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及部分省市低空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开展低空经济领域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低空经济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低空经济行业稳定发展,比如黑龙江省发布的《黑龙江省支持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江苏省发布的《关于推进高新区和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商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商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电商物流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提振消费若干措施》。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运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运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内河水运网络货运平台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水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水运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船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技术规范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船舶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技术规范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智能船舶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积极研发绿色船舶动力技术,加快构建绿色智能船舶技术规范体系。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