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系统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各部门主要职责如下:
主管部门 |
主要职责 |
国家发改委 |
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服务业发展战略和重大政策,拟订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协调解决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
工信部 |
指导软件业发展;拟订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 |
科技部 |
拟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引进国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编制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并监督实施,统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牵头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 |
2、 行业自律组织
智能物流系统行业自律性组织主要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自律组织 |
主要职责 |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的规范,规范行业行为;为政府制定行业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协助管理本行业国家标准;负责本行业标准的组织修订与管理;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工作;参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本行业的科技成果鉴定等。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 |
主要负责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物流工程和物料搬运技术及装备的开发与应用;组织国内外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物流设施、物料搬运新产品、新工艺信息发布与交流;是全国从事物流工程和物料搬运专业科研、设计、生产、教学以及使用部门的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
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反映行业愿望与要求,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的发展,推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政府授予的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职能,承接政府部门委托的有关工作。 |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 |
开展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科技创新、质量提升、品牌培育、人才培养、统计分析、信息宣传、市场规范、管理咨询、展览展示等工作,积极促进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积极维护行业规范市场秩序。 |
3、 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智能物流系统行业近年来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该行业相关的主要法规和政策如下:
序号 |
法规政策名称 |
部门 |
相关内容 |
1 |
《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 |
国务院 |
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慧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
工信部 |
为贯彻落实《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绿色供应链发展,我部制定了《机械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汽车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和《电子电器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 |
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明显提升自主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能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工业电子设备、核心支撑软件等基础。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鼓励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促进服务增值。推进制造业集聚区改造提升,建设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若干先进制造业中心。 |
4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联规〔2016〕349号) |
工信部、财政部 |
围绕感知、控制、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针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智能产品、重大成套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开发和应用,突破先进感知与测量、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建模与仿真、工业互联网安全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相关的核心支撑软件,布局和积累一批核心知识产权,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
5 |
《信息产业发展指南》(工信部联规〔2016〕453号) |
发改委、工信部 |
以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和系统解决方案等为重点,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培育一批面向重点工业行业智能制造的系统解决方案领军企业。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广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制造、远程运维服务等制造新模式。 |
6 |
《“十三五”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国科发高〔2017〕89号) |
科技部 |
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增强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实力,推进制造质量和产品品牌建设,才能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这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中低端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重心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地位面临挑战,急需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传感器等增强装备产品智能化程度,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
7 |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工信部联科〔2018〕154号) |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加快创新技术成果向标准转化,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深化智能制造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对制造业的整体支撑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8 |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规[2016]305号) |
工信部 |
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纺织行业融合应用,促进要素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形成纺织经济发展新动力。推进吊挂系统、智能物流包装、智能机器人、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等开发应用。 |
9 |
《纺织工业“十三五”科技进步纲要》(2016-2020)(2016年9月) |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大力推进高性能、功能性、多元化、生态化纤维材料,高效、低碳、安全、环保绿色制造技术,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智能化纺织装备、智能化生产及管理等技术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
10 |
《纺织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导性意见》(2016年3月) |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
开发智能化服装生产线,研发数控服装生产关键装备,建立包含验布、裁剪、缝制、熨烫、检验、包装、储运等全部工序的自动化生产线,达到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开发专用服装生产数字化控制系统,使设计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建立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服装生产制造系统。 |
11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 |
国务院 |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提供重点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突破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农业机械装备,开展首台套装备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提高质量与可靠性。 |
12 |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工信部科〔2017〕315号) |
工信部 |
鼓励离散型制造业企业以生产设备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处理现场数据,实现设备在线诊断、产品质量实时控制等功能。鼓励流程型制造企业建设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管理和安防系统,实现连续性生产、安全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打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增强人工智能指引下的人机协作与企业间协作研发设计与生产能力。 |
13 |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改产业〔2017〕2000号) |
发改委 |
发展重大技术装备整机和成套设备。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建设,加快创新产品示范应用,积极发展先进化工成套装备、大型智能化矿选设备、钢铁冶金关键技术设备、有色金属先进熔炼关键技术设备、建材制造关键技术设备、新型纺织机械成套设备、高端数字化印刷成套设备、汽车制造装备、集成电路生产装备等,为石化、冶金、建材、轻纺、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装备保障。 |
4、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鼓励企业在生产制造、装卸、搬运、拣选、仓储等各环节采用智能化物流技术和装备,提升各环节的作业效率。这有利于加快智能物流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进一步扩大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同时有利于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改进和提升。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智能物流系统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商机研究》
《2020年中国智能物流系统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调研与发展战略规划》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