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顺应消费结构升级换代、消费需求多元化发展趋势,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标准化、品质化、便利化转变,促进服务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层次提升。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50%左右。

  一、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对接陆路丝绸之路和空中丝绸之路,构建公路、铁路、航空相互配套的国际物流体系。提升银川机场航空口岸、惠农、银川开发区、中宁陆路口岸综合服务功能,加强与天津、青岛、新疆、内蒙古等沿海沿边口岸的互联互通,打通东西向出海出境物流通道;加快建设宁夏国际航空物流园和银川通航产业园,大力发展空地、公铁、铁水等多式联运,实现口岸、中心、市场、企业“四位一体”无缝对接。培育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城乡物流网络一体化,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

  建立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体系。健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引导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自主创新、低碳循环经济等领域的融资支持。实施资本市场提升工程,持续推动企业上市、挂牌、发债,力争新增主板上市企业3家以上,挂牌“新三板”企业累计达到80家以上,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累计达到1000家,年均新增债券融资额200亿元以上。实施担保体系建设工程,鼓励宁夏担保集团在市、县(区)设立分支机构,参股或控股市、县(区)担保机构,引导民间资本介入,争取每个地级市及全区一半以上县(市、区)至少发展1家国资参(控)股的融资担保机构。完善再担保机制,有效分散融资担保风险。实施金融风险防控工程,按照“积极、规范、有序、安全”的原则,推进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强化各市县(区)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化解经济下行和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企业资金链断裂,以及关联互保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实施困难企业融资辅导工程,实行分类指导、因企施策,组织“银企对接”和“资金项目对接沙龙”,提供精准融资服务。

  提升商务服务业水平。积极发展商务会展业,以中阿国际博览会为主平台,重点培育文化旅游、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葡萄酒、羊绒制品、枸杞产品等专业品牌展会,拓展系列展会,引进国际化、国家级和行业内知名展览和会议来宁举办。加快发展设计研发和检验检测服务,培育各类研发设计机构,大力发展工业设计,鼓励发展独立、权威、专业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和认证机构,扩大国际国内清真标准认证范围,争取更多省份加入清真标准“丝路联盟”,加强国家级农副产品加工、羊绒制品等质检中心、宁夏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提升商务咨询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项目策划、工程咨询、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企业上市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验货等中介服务。

  二、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改造提升传统生活性服务业。拓展商贸流通服务,加快商贸流通城乡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全区60%的县(区)建成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四级物流快递体系,健全覆盖全区的农村日用消费品、农资销售配送网络。实施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 “双进工程”,布局建设邻里商业、居住区商业和社区商业中心,打造“51015”商业生活服务圈。优化住宿餐饮服务,鼓励发展面向大众的绿色饭店、主题饭店、大众快捷酒店、客栈民宿;制定宁夏清真名菜名小吃标准,推动配方标准化、加工工厂化、生产批量化、营销网络化、市场外向化,推动清真餐饮业传承创新,打响宁夏清真特色餐饮品牌。发展居民家庭服务,完善社区服务网点,多方式提供家庭服务、美容美发、电器维修等服务,规范房地产中介、物业管理、家用车辆保养维修等服务,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化水平。

  培育壮大新兴生活性服务业。围绕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和迫切期待,深度开发群众从衣食住行到身心健康、从出生到终老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生活性服务,重点发展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旅游服务、文化服务、体育服务、法律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新的消费市场。加大财税、金融、价格、土地政策引导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新兴生活性服务业,创新激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活力的体制机制;健全以质量管理制度、诚信制度、监管制度和监测制度为核心的服务质量治理体系,保护消费者权益;实施新兴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职业化行动计划,鼓励从业人员参加依法设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或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撑新兴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和结构升级。

  专栏9 服务业重点工程

  1. 宁夏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国际快件分拨集散中心、农产品保鲜仓储配送中心、仓储物流中心、信息中心、航空铁路堆货场等,为中阿空中丝绸之路提供仓储、集拼、配送、加工等全方位的增值国际物流服务。

  2. 宁夏交通物流园:具有运输组织、城市配送、区域中转分拨、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包装、设计咨询等服务功能,货物吞吐量达到780万吨。

  3. 石嘴山物流园:建设惠农、平罗铁路物流中心,构筑以惠农物流中心为主,平罗物流中心为辅的“一主一辅”铁路物流节点。

  4. 中卫物流园区项目:建设镇罗公铁物流园、中国物流中卫物流园、中宁星火物流园等。完善园区的贸易流通、加工配套、中转分拨、集成配送、物流金融等复合功能。

  5. 吴忠物流园区项目:建设银西高铁物流仓储中心、青铜峡西部煤炭物流综合贸易中心、红寺堡铁路物流项目等。

  6. 公益性农产品市场项目:以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为支撑,以不同层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节点,建设覆盖全区、辐射毗邻地区的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产销地集配中心,公益性标准化菜市场、农贸市场、“菜篮子”连锁超市等。

  7. 宁夏供销合作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1个自治区级综合服务平台、20个县级综合服务站、100个乡镇综合服务中心、100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加、销、金融”等全程托管或半托管服务。

  8. 中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中阿跨境电商B2B出口、银川跨境电商B2C进口、宁夏丝路通宝支付、中阿大数据信息服务、跨境进出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5大平台和国际HALAL物联网追溯系统;建设中阿青年创业园、中阿卫星数据产业园及中阿信息港;建设O2O进口商品全国连锁体验店。

  9. 银川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建设银川大阅城商业综合体、新华联银川火车站商业综合体、银川绿地中心等。

  10. 固原西兰银物流园:建设农产品物流园区、物流信息平台等。

  三、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科学整合旅游资源、线路、产品,构建“一核三廊六板块”发展格局,将大银川都市区建成宁夏全域旅游核心区,打造贺兰山东麓、黄河金岸和清水河流域旅游廊道,培育葡萄文化旅游板块、沙湖度假休闲板块、塞上回乡文化体验板块、大六盘红色旅游生态度假板块、腾格里沙漠休闲运动板块、东部环线边塞旅游板块,完善回乡风情、西夏探秘、塞上江南、红色之旅、绿岛消暑、沙漠极地、丝路古韵7大产品体系,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全面推进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将中卫市打造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青铜峡市、平罗县、泾源县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示范县。

  推动旅游业全面升级。鼓励发展自驾游、商务游、健康游、产业游等新业态,大力开发冬季旅游产品,积极培育研学考察、阳光温泉、婚庆度假游等一批适应各层次游客需要的新产品,形成全年、全业旅游发展新格局。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全面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推进宁夏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建设,为旅游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构建高标准、全覆盖、无缝衔接的旅游交通体系,完善游客集散中心、标识系统等设施,加强旅游景区周边环境整治,建设旅游数据中心和移动智能服务平台,促进智慧旅游发展。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坚持做优增量,加快复合型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做精存量,实施重点旅游景区升级改造工程。到2020年,争取建成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5个;全区游客接待量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旅游业成为我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拓展国内外旅游市场。以目的地形象打造与营销创新为重点,加强和改进旅游宣传,进一步提升“塞上江南•神奇宁夏”旅游名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壮大国内及港澳台客源市场,拓展日韩及东南亚市场,开发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开拓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走进美丽中国、畅游神奇宁夏。

  专栏10 旅游重点工程

  1. 全域旅游综合开发工程:将中卫市、平罗县、泾源县、青铜峡市、永宁县打造成为全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市(县);实施旅游集散体系工程、旅游厕所提升工程、自驾游服务体系工程、景区(点)旅游标识系统工程、旅游标准化示范工程;打造10个旅游特色街区、建设3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000家星级农家乐和一批特色旅游小镇。

  2. 旅游全面升级工程:开发建设六盘山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三沙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沙坡头腾格里沙漠湿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沙坡头旅游新镇等景区;实施重点景区升级改造工程和重点旅游板块开发工程;建设滨河新区自驾车旅游基地、沙坡头国际汽车露营基地等10个自驾车营地,建设沙坡头沙漠运动基地。

  3. 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工程: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十百千万”工程;建设5市及重点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购物美食一条街;推进旅游道路交通畅通工程;建设东部环线边塞旅游基础设施;实施旅游数据中心、移动智能服务平台、旅游自助服务终端平台、旅游商品在线销售平台等智慧旅游项目。


资料来源:政府网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红烧肉预制菜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地方推进预制菜产业集聚区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红烧肉预制菜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地方推进预制菜产业集聚区建设

‌红烧肉预制菜‌是指提前加工好的半成品红烧肉,经过标准化流水作业进行预加工或预烹调,并进行预包装的菜肴。这种预制菜通常包括封装好的红烧肉块和酱汁,只需简单加热即可食用‌。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产权式酒店行业相关政策:提高酒店IPv6网络接入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产权式酒店行业相关政策:提高酒店IPv6网络接入能力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产权式酒店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顺应生育支持政策,更好满足多孩家庭旅游住宿需要,鼓励酒店、民宿推出优质亲子房、儿童房,打造亲子度假酒店。

2025年02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连锁酒店行业相关政策: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

我国及部分省市连锁酒店行业相关政策: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

为推动连锁酒店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8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全国重点城市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提出提高产业园区、科技园区、会议中心、酒店等大型场所IPv6网络接入能力。

2024年12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餐饮连锁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国际知名餐饮品牌在国内开设首店、旗舰店

我国及部分省市餐饮连锁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国际知名餐饮品牌在国内开设首店、旗舰店

为推动餐饮连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1月商务部等7部门办公厅发布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鼓励融合型商业,打造购物、餐饮、社交、娱乐等“一站式”服务的新地标,满足全方位消费需求。

2024年12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住宿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提升住宿服务品质和涉外服务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住宿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提升住宿服务品质和涉外服务水平

为加强住宿服务,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动“直播+”融合发展,引导农村住宿、餐饮、旅游以及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商业网点等开展直播业务,发展“线上引流+线下消费”模式。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餐饮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智慧餐饮等新场景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餐饮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智慧餐饮等新场景建设

为推动餐饮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加快智慧餐饮、智能出行、数字家庭、上门经济、即时零售等新场景建设,打造城市数字消费新地标。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餐饮服务行业相关政策:促进团体供餐服务提质扩容

我国及部分省市餐饮服务行业相关政策:促进团体供餐服务提质扩容

为推动餐饮服务质量的提高,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促进团体供餐服务提质扩容。鼓励发展夜间餐饮、休闲餐饮、文旅主题餐饮等,促进餐饮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2024年06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自助餐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各地举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自助餐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各地举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

自助餐是一种餐饮形式,其特点在于客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并自由取用。

2024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