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制备标准

         导读:2014年中国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制备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的制备”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制备的术语和定义、仪器、样品制备、均匀性检验、定值测定、稳定性试验、研制报告和定值报告、证书以及标签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的制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350稻谷
GB 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 15000.3-2008标准样品工作导则((3)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
GB/T 15000. 4标准样品工作导则((4)标准样品证书和标签的内容
GB/T 15000. 6标准样品工作导则(6)标准样品包装通则
GB/T 21719稻谷整精米率检验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reference material of head rice yield of paddy
         用于校准实验碾米机的具有整精米率标准值的均匀、稳定的稻谷样品。分为粳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和釉稻谷整精米率标准样品。
3. 2定值certificare
         确定样品一个或多个测定值的程序。
3. 3均匀性homogenenty
         标准样品的整精米率值在袋与袋之间的差异。
3. 4稳定性stability
         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标准样品的整精米率值的变化程度。
3. 5标准值certified value
         稻谷按规定扦样、测定、数据处理后得到的整精米率平均值。
3. 6不确定度uncertainty
         标准值表达式中说明数值范围的部分,它表示真值以给定的概率在此数值范围内。
3. 7有效期expiration
         在规定的条件下储存,能作为标准样品使用的最终有效日期。
4仪器
         4.1实验碧谷机:应符合GB/T 21719的要求。
         4.2实验碾米机:应符合GB/T 21719的要求。
         4.3天平:感量0.01g.
         4.4分样器。
5样品制备
5. 1稻谷原料的选取
         5.1.1以150kg稻谷作为一个批次。
         5. 1. 2应按制备标准样品数量的1. 3倍~1. 5倍选取。

5. 2混匀
         5. 2. 1除去原料中的破碎粒、生芽粒、生霉粒、谷外糙米及杂质。
         5.2.2按GB 5491的要求将样品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5. 3均匀性检验

7稳定性试验
         7.1由研制单位在制备标准样品前,完成稳定性试验。
         7. 2选择非标准样品批次稻谷样品从5.1.3开始到6. 6定值后,稻谷样品在4℃~20℃条件下保存。
         7. 3研制单位安排专人专用仪器,按照GB/T 21719规定的方法,测定稻谷整精米率。每3个月测定一次整精米率;保存期超过18个月的样品,每45天测定一次整精米率。
         7. 4每次试验随机抽取2份样品测定稻谷整精米率,双试验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在样品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表示样品稳定。
8 研制报告和定值报告
 8. 1研制报告和定值报告应在标准样品评审时提供。

 8. 2研制报告内容应包括:
         —原料来源及质量指标;
         —制备过程,
         —均匀性测定数据及F检验结果;
         —稳定性测定数据及结果(确定有效期和保存条件的说明)。
8.3定值报告内容应包括:
         —定值方法;
         —定值试验;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结论(标准值及不确定度);
         —参加定值试验单位名称。
9 证书
         标准样品证书应符合GB/T 15000. 4的内容要求,包括研制单位、定值单位、批准单位、证书标题、编号、标准样品名称、标准号、预期用途、使用说明、标准值和不确定度、有效期、检测方法及保存条件等。
10标签与包装
         10. 1标签:应符合GB/T 15000. 4的要求,包括标准号、质量、水分含量参考值、整精米率标准值及不确定度、制作时间,有效期、制备单位等。
         10.2有效期:2年。每包样品打开后在6个月内使用有效,其余按照使用说明要求执行。
         10.3包装:应使用符合GB/T 15000. 6要求的铝塑复合、内含自封条包装袋,密封包装。
         10.4运输包装:标准样品用防震泡沫与外包装隔离,保证在运输中不因挤压等致使标准样品破碎。
         10.5保存条件:4℃一20℃。

        参考:《中国稻谷加工消费市场监测与发展定位分析报告(2014-2018)》。报告由中国报告网稻谷整精米率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稻谷整精米率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稻谷整精米率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稻谷整精米率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稻谷整精米率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蔬菜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蔬菜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蔬菜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加快引进高油高产大豆、耐密抗病抗逆玉米、优质专用抗病小麦、糖料、特色设施蔬菜以及热带作物等资源,丰富育种研发种质资源基础。

2025年07月1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肉牛养殖行业相关政策:开展肉牛增量提质行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肉牛养殖行业相关政策:开展肉牛增量提质行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肉牛养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肉牛养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江西省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玉米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进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我国及部分省市玉米行业相关政策:深入推进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玉米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玉米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云南省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

2025年06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渔业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渔业本质安全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洋渔业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海洋渔业本质安全水平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海洋渔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海洋渔业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福建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2025年06月2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饲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饲料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广精准饲料配方技术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工业饲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工业饲料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

2025年06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品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品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产品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4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养殖业节粮行动实施方案》推广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工厂化循环水、室内鱼菜共生等设施养殖模式,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育种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生物育种等领域金融投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生物育种行业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生物育种等领域金融投入

为促进生物育种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等发布《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对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等领域的金融投入,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年06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保险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业保险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多层次农业保险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农业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农业保险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河南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

2025年05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