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冻牡蛎肉行业标志、包装、运输标准

         导读:2014年中国冻牡蛎肉行业标志、包装、运输标准,木标准适用于以近江牡砺(Crassostrea riz}ularis)、太平洋(Cras.sostrea },Tig一二)、褶牡砺(Ostreu等为原料,经脱壳、清洗、冷冻制成的单冻牡砺肉或块冻牡砺肉;其他品种牡砺制成的冻牡砺肉可参照执行。
1 范围
          木标准规定了冻牡蝠肉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
          木标准适用于以近江牡砺(Crassostrea riz}ularis)、太平洋(Cras.sostrea },Tig一二)、褶牡砺(Ostreu等为原料,经脱壳、清洗、冷冻制成的单冻牡砺肉或块冻牡砺肉;其他品种牡砺制成的冻牡砺肉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木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33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
          GB13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T 2730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水产品加工企业要求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SC/ T 3016-2004水产品抽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卜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破损牡蝠肉damaged oyster meat指牡崛表面上的切口或撕裂口大于牡蝎最大长度的1/4.
          3. 2碎牡蝠肉broken oyster meat指表面积小于牡蝠原有表面积的3/4的分割牡
4要求
4.1原辅材料要求
          4.1.1原料必须是来源于官方许可养殃的海域,清洁、无污染,符合GB 2733的要求。
          4. 1. 2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19的要求。。
4. 2加工要求
          4. 2. 1加工要求应符合GB/ T 27304的规定。
          4.2.2脱壳后的牡蜗肉清洗于净后应采用速冻方法使冻品的中心温度迅速降低至-18℃或-18℃以下。
          4. 2. 3单冻产品应镀冰衣,块冻产品应包冰被。
4. 3产品规格
          产品规格按个体大小划分,应与标示规格一致;每一种规格的产品个体大小应基本均匀,至少有80%的个体在标示规格的计数范围内。

6. 1. 2抽样方法
          按SC/T 3016的规定执行。
6. 2检验分类
          产品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 2. 1出厂检验
          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1,厂检验由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执行,检验项目为规格、感官、冻品中心温度、净含量。检验合格签发检验合格证,产品凭检验合格证人库或出厂。
6. 2. 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规定的全部项目。
          a)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
          b)原料、加工工艺或生产条件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加下原料来源或生长环境发生变化时;
          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e)出厂检验与上次型式检验有大差异时;
          f)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一次的周期性检验。
6. 3判定规则
          6. 3.1感官检验结果符合表1的规定,合格样本数符合SC/"r 3016- 2001中附一录n或附录13规定时,
感官判为合格。
          6.3.2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为合格。
          6. 3. 3检验结果中若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则判本批产品不合格;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允许重新抽样复检,按复检结果判定本批产品是否合格。
7标识、包装、运输、贮存
7. 1标识
          产品标签应符合GI3 7718的规定。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原料产地、规格、产品标准代号、净含量、生产者或经销者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
7. 2包装
          外包装应采用纸箱包装,要求强度好,封口牢固。内包装采用食品用塑料袋、纸盒、塑料盒等,所用包装材料应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7. 3运输
          采用冷藏或具有保温性能的运输工具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旦生,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污染物品混运,防止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其他损害。
7. 4贮存
          产品贮藏于清洁卫生、无异味的冷库中,不得与有异味、有毒、有腐蚀性污染物品混放;库温要求在-18℃以卜,温度波动不能超过士2℃。不同品种,不同规格,不同等级、批次的冻品应合理地分别堆垛,垛底应设垫木。

         参考:《中国牡蛎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4-2018)》。报告由中国报告网冻牡蛎肉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冻牡蛎肉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冻牡蛎肉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冻牡蛎肉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冻牡蛎肉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推行种子可追溯管理【附我国及各省份种子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行种子可追溯管理【附我国及各省份种子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促进种子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发展中药材现代种业。研究制定中药材种子管理办法。

2025年04月03日
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制修订【附我国及各省份兽药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制修订【附我国及各省份兽药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推动兽药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农兽药残留限量及检测方法标准制修订,深入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农场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国有农场等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农场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国有农场等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无人农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国有农场等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2025年03月20日
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附我国及各省份节水灌溉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附我国及各省份节水灌溉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推动节水灌溉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设施,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25—2030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0万亩左右。推进管理节水。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发展节水产业,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玉米种子行业相关政策:实施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我国及部分省市玉米种子行业相关政策:实施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为推动玉米种子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种业创新攻关。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推进高通量种质资源表型鉴定平台体系建设,实施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2025年03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盆栽蔬菜行业相关政策:推进育苗催芽播种等智能装备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盆栽蔬菜行业相关政策:推进育苗催芽播种等智能装备应用

盆栽蔬菜是指在花盆或其他容器内种植的蔬菜,供人观赏和采摘食用,盆栽蔬菜可作为微型盆景点缀居室,将庭院、阳台装扮得葱绿嫣红。

2025年03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农贸行业相关政策:拓宽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农贸行业相关政策:拓宽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

近些年来,为促进智慧农贸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商务部等7部门发布的《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农贸市场等消费基础设施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2025年03月12日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畜牧养殖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畜牧养殖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畜牧养殖是指人类通过人工饲养和繁殖家畜、家禽以及特种动物,利用它们的生理机能将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获取肉、蛋、奶、皮毛、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各种动物产品的生产活动。

2025年03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