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府启动收储计划助麦农渡难关

  导读:政府启动收储计划助麦农渡难关。湖北省政府决定2015年8月28日至9月30日、在襄阳、随州、荆门、荆州、孝感5市的重点县(市、区)启动小麦临时收储。对2015年生产的不完善粒在10%-20%(不含10%,含20%)之间、容重在710克/升(含)以上的小麦纳入临时收储范围;不完善粒超过20%的小麦,不列入临时收储范围。纳入临时收储范围,杂质小于1%(含)、水分小于12.5%(含)的小麦临时收储价格为每市斤1.1元。

参考《中国小麦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五年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湖北省政府决定2015年8月28日至9月30日、在襄阳、随州、荆门、荆州、孝感5市的重点县(市、区)启动小麦临时收储。对2015年生产的不完善粒在10%-20%(不含10%,含20%)之间、容重在710克/升(含)以上的小麦纳入临时收储范围;不完善粒超过20%的小麦,不列入临时收储范围。纳入临时收储范围,杂质小于1%(含)、水分小于12.5%(含)的小麦临时收储价格为每市斤1.1元。
  这是从安徽省、河南省政府传出对麦农受灾、不完善粒超标小麦出台优惠政策的又一个利好消息。
  安徽省政府决定7月下旬在亳州、阜阳、宿州、蚌埠、六安、滁州、淮南、淮北等8市的重点县(市、区)启动省级小麦临时收储,对不完善粒在20%以内、容重不低于710克(710克/升)的小麦,省级临时收储价为1.1元/斤;8月中旬河南省政府决定省财政从主食产业化发展贴息资金中,安排至少1500万元对不完善粒超标市县进行定额补助,支持市、县政府对粮食加工企业、主要是主食产业化加工企业收购2015年不完善粒超标小麦的银行贷款给予适当贴息,在资金、仓容等方面支持用粮企业积极入市收购超标小麦,增加市场收购数量,缓解收储矛盾。
  从以上消息,我们欣喜地看到以下三个方面正能量。
  政府为民动之以情
  “靠天种田”不仅在我国,就是发达国家也同样不可避免。小麦生产周期长达半年多的时间,期间可能遭遇的诸如冰冻、旱灾、风灾,特别是在即将成熟时期的连阴雨天气等,都对小麦生产、质量产生影响。
  今年我国小麦生产在多方努力下,应当说丰收成了定局。但是,就在小麦收获的节骨眼上,连绵阴雨致使部分省的小麦发芽,不完善粒超过国家规定10%的标准。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8月15日,河南、江苏等9个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收购新产小麦5529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1121万吨,减少近两成。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不完善粒超标小麦,被拒之门外。
  面对辛辛苦苦生产的小麦,按照国家最低收购价不能收购,市场多渠道不敢收购,放在家中不能变现,农民欲哭无泪。在此情况下,有关省政府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研,并很快出台优惠政策。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政府这种急农民之所急,忧农民之所忧的作法,充分反映了人们政府为人民风范。
  高度重视粮食生产
  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粮食生产的周期性与一般商品的生产大为不同。
  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粮食增产丰收不易,一旦粮食生产出来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到好价钱,流通受阻,农民就会调整种植结构,少种粮食,甚至不种粮食。这样,就会导致下年及其以后数年粮食减产。
  现阶段,我国农民具有种植农作物的高度自主权。市场意识逐步增强的我国农民,对于生产的收益的最大化追求也在不断提高。近十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之所以连年增产丰收,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实行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民生产的粮食,主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国家以最低收购价敞开收购,农民种粮能够获得合理的利润。
  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加工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于如何消化不符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的粮食,却没有多少办法。加之近年来我国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饲料粮食,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粮食用作饲料的路子被堵死了。
  社会多渠道消化不了不合符国家质量标准的粮食,特别是像今年不完善粒严重超标的小麦。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利益受损的农民,必将失去对粮食生产的信心,国家的粮食安全无疑会受到影响。因此,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政府出台对不完善粒超标小麦的优惠收购政策,体现了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
  政策调整精准及时
  政策具有严肃性,一旦出台,社会各界都要严格执行。但是,政策既要有原则的坚定性,又要有调整的灵活性。
  小麦最低收购价,是当前我国的重要粮食收购政策。自2004年以来,粮食主产区都在不折不扣地执行,受到了广大种粮农民的欢迎。但是,最低收购价是对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小麦制定的政策。如果在小麦受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仍然沿用最低收购价政策,显然不符合国情民意。
  地域广袤的我国,小麦生产大约两三年都受到一次在收获季节连阴雨的袭击。由于受灾面积大,影响广,国家出台过多次放宽小麦不完善粒标准的政策。今年由于局部小麦生产省受到连阴雨的袭击,所以国家没有出台统一的放宽小麦不完善粒标准政策。
  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政府相继出台放宽小麦不完善粒等优惠政策,体现了精准性、及时性。局部小麦生产省的问题,只有当地政府出手才能解决;相同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很多,根据省情出台相应的政策,既符合省情,有符合民意;关键时候出台关键的政策,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关键的问题,维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养殖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产养殖行业相关政策:稳步提升养殖水产品供应能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支持以丰产优质、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稻品种和以适应浅水环境、速生、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产品种培育,加快育繁推一体商业化水产育种体系建设。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再联合、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再联合、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

为促进农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支持家庭农场再联合、农民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品牌共享、风险共担开展联合与合作,促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节水农业行业相关政策:到2030年,力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我国及部分省市节水农业行业相关政策:到2030年,力争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8000万亩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节水农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节水农业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河北省发布的《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福建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

2025年09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稻种植行业相关政策:扩大优质水稻生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稻种植行业相关政策:扩大优质水稻生产

为了进一步推动水稻种植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突出种业发展支撑。支持以丰产优质、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稻品种和以适应浅水环境、速生、抗病抗逆为目标性状的水产品种培育,加快育繁推一体商业化水产育种体系建设。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淡水养殖行业相关政策:推进传统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淡水养殖行业相关政策:推进传统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淡水养殖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淡水养殖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实施方案(2025-2030年)》、河南省发布的《河南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豆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启动大豆等作物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豆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启动大豆等作物种质资源改良计划

为促进大豆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实施种质资源改良计划。深入推进玉米种质资源改良计划,范围由东华北、黄淮海产区拓展到西南、西北主产区,研究启动大豆、油菜等作物种质资源改良计划,加快创制一批目标性状突出、遗传背景清晰的优异新种质。

2025年08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流通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完善品控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农产品流通行业相关政策: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完善品控体系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农产品流通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农产品流通行业稳定发展,比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口岸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若干措施》、河南省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动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蔬菜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蔬菜行业相关政策:加强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蔬菜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农业农村部等发布《关于加强农作物品种全链条管理的若干措施》加快引进高油高产大豆、耐密抗病抗逆玉米、优质专用抗病小麦、糖料、特色设施蔬菜以及热带作物等资源,丰富育种研发种质资源基础。

2025年07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