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认真遵循新发展理念,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减羊增牛”战略,以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为突破口,以建立优质良种肉牛繁育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农牧户”的方式,从引种、育种、扩繁、育肥、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到防疫检疫、质量追溯、检验检测、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各环节,进行一体化运作。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畜牧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认真遵循新发展理念,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减羊增牛”战略,以发展优质良种肉牛产业为突破口,以建立优质良种肉牛繁育体系为基础,以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为纽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公司+农牧户”的方式,从引种、育种、扩繁、育肥、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到防疫检疫、质量追溯、检验检测、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各环节,进行一体化运作。通过引进国内行业领军企业,示范引领带动,全面推行养殖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服务社会化、模式多样化,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全盟草原畜牧业现代化水平。争取利用3-5年时间,建成国家级优质良种肉牛繁育示范基地,打造成我国中高端生态畜产品之都。
加快良种繁育推广。通过引进扩繁,提高良改化程度和繁成率,全面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和育肥。到2020年,全盟牧业年度优质良种肉牛存栏达到300万头以上,年育肥出栏精深加工规模达到100万头以上,实现优质良种肉牛选育扩繁、养殖育肥、生产加工规模化、标准化、一体化生产。利用2-3年时间,实现全盟优质良种肉牛繁育全覆盖。牛群良改化程度、三代以上良种母牛比重、繁殖成活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育肥程度、农村牧区人均养殖基础母牛头数、养牛利润等肉牛养殖效益指数步入全国前列。通过国家对“锡林郭勒肉牛”新品系选育认定命名。坚持稳步过度、提纯复壮,逐步将小畜日历年度总头数控制在500万只以内,重点保护好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察哈尔羊等地方优良品种,淘汰生产性能差的品种和单体,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引导农牧民科学饲养管理,重点建设国家级肉羊核心育种基地(育种场)。大力发展马产业,加强蒙古马物种资源保护,抓好马产品的开发利用,提高马产业综合效益。加强苏尼特双峰驼物种资源保护,以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为主,进一步研发驼产品。到2020年,牲畜存栏稳定在900万头只以内,畜产品肉类产量35万吨、牛奶产量60万吨,牲畜良种率达到99%。
专栏3 良种繁育基地重点项目
国家级优质良种肉牛繁育基地: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10户以上,每户企业至少建设1处养殖规模2000头以上的国内一流标准优质良种肉牛核心育种场;建设规模300头以上二级扩繁场300处以上;一类系谱基础母牛达到2万头以上,核心群基础母牛头数达到28万头左右,年供种能力达到14万头以上,建成国内最大的安格斯、西门塔尔牛优质良种肉牛核心育种基地。
优质良种肉牛引进:2016~2018年,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支持,鼓励龙头企业、规范化合作社(联合经营户)、现代家庭牧场(专业养殖户)引进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优质良种肉牛10万头。
优质良种肉牛养殖育肥基地建设:扶持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农牧民合作社(联合经营户)1000个以上,每个合作社的养殖规模300头以上;扶持现代家庭牧场(专业养殖户)1万户以上,每个养殖户的养殖规模50头以上;鼓励建设10000头大型育肥基地10个以上,养殖区域内辐射带动80%以上的农牧户实现适度规模专业化养殖。建设千头以上规模育肥场100处,升级改造现有育肥场和部分闲置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架子牛交易市场5处。
国家级优质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在镶黄旗、正镶白旗、正蓝旗、太仆寺旗等察哈尔羊主产区建立种羊繁育基地,建设1处国家级肉羊核心育种场;在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阿巴嘎旗、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乌拉盖管理区等乌珠穆沁羊和苏尼特羊主产区建设高标准地方良种繁育基地,建设4处国家级肉羊核心育种场;以东乌珠穆沁旗为主的白绒山羊主产区,建立乌珠穆沁白绒山羊保种场和保种区。
蒙古马产业发展项目: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辐射带动阿巴嘎旗、西乌珠穆沁旗、东乌珠穆沁旗蒙古马养殖业,重点扶持牧区蒙古马“策格”保健饮品、马肉产品、孕马血清、孕马尿、马奶固化产品等马产品开发利用。
苏尼特双峰驼保种项目:以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为主,进一步扩大保护力度,开发与研究驼产品。
改进生产经营方式。科学制定出台家庭牧场(专业养殖户)、农牧民合作社(联合经营户)、规模养殖场认定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机械配套、肉牛品种、养殖规模、饲养管理、饲料使用、防疫消毒、诊疗用药、档案记录、全过程追溯等各个环节,科学制定规程和标准,按照标准规范建设。对认定达标的养殖规模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300头以上的农牧民合作社(联合经营户)、50头以上的现代家庭牧场(专业养殖户),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引导低于认定标准的个体养殖户、农牧民合作社、养殖场采取联合经营、托管或者入股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养殖场等形式,共享扶持政策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效益,带动所有农牧民养殖户通过合作经营实现科学养殖。全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含量高的优质良种肉牛舍饲育肥,切实做到架子牛不育肥不出栏、不达标不加工、不加工不出盟、加工必须实现精深加工,最终实现均衡出栏、精深加工、品牌创高端,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在基础设施建设、机械配套、饲料搭配、饲养管理、兽药和添加剂、出栏体重等方面制定标准和技术规程,全面推广TMR(全混日粮饲喂)技术,实行科学育肥,降低饲喂成本。通过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使农牧民在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过程中体会到更多的获得感,转变传统思维观念,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牧民,依靠科技发家、凭借勤劳致富。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年精深加工肉牛能力10万头以上的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形式,严格淘汰落后产能,培育上下游产业合作新型发展模式,加大对国内龙头企业落户盟内的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打造国内优质良种肉牛加工行业领军企业。依据国际公认标准起草制定锡盟中高端牛肉分级标准,在加工销售环节按照分级标准阶梯定价,建立健全锡林郭勒中高端肉牛标准化生产体系。到2017年底全盟优质良种肉牛规模化精深加工能力达到50万头,其中太仆寺旗30万头、锡林浩特市10万头、东乌珠穆沁旗10万头;到2020年全盟肉牛规模化精深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头以上。积极与行业领军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做好肉类及骨血、脏器、油脂、肠衣、胎盘、肥尾、皮毛等副产品的精深加工,确保盟内的肉牛加工全部实现全产业链精深加工,实现最大效益。通过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示范带动,促进一产与二三产深度融合。每户领军企业引进优质良种肉牛2000头以上,建设育肥规模5000头以上的育肥场,建设国际一流的加工生产线,年规模化精深加工能力30万头以上。每个领军企业辐射带动农牧养殖户不少于2000户。
专栏4 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项目
锡林浩特市以大庄园为龙头建成年加工30万头以上肉牛生产基地;东乌珠穆沁旗以台湾元盛等企业为龙头建成年加工30万头以上肉牛生产基地;太仆寺旗以现代牧业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建成年加工30万头以上肉牛生产基地;西乌珠穆沁旗建成年加工10万头以上肉牛生产基地;乌拉盖管理区建成年加工10万头以上肉牛生产基地;多伦县改造提升年加工10万头以上肉牛生产线;建成太仆寺旗红井源有机农产品综合加工基地、苏尼特右旗绒毛纺织加工等项目。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市场化导向,强化政府支持、服务和监管职能,以利益联结为纽带,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企业和农牧民之间诚信、清晰、紧密的权责利关系。通过政府出资引导,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立现代牧业公司,示范带动开展优质良种肉牛引种扩繁、育肥精深加工,与农牧民养殖户同期签订提供优质良种畜种和回收育肥牛两份合同,政府加强依法履行合约监管;采取政府贴息、购买服务和金融担保等方式,为养殖户提供信贷、技术、防疫等服务,确保农牧民养殖户买进卖出有保障,养殖环节有支持。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牧场,牧民可以草场入股,既解决企业用草场问题,又能形成农牧民和企业股份合作利益联结机制,在目前草场流转平均价格的基础上适当合理上浮作价入股,或以草场流转租金保底协议入股,企业经营盈利后牧民可分红,比单纯租赁草场更具持续性和稳定性。对流转草场的农牧民由企业雇用为员工等方式,使农牧民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共同体,实现企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双赢。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