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突出绿色、特色、品牌、效益、规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参考《2017-2022年中国农村电商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突出绿色、特色、品牌、效益、规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一、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严守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进“粮安工程”建设,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现代高效节水灌区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3570万亩。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加快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绿色增产、智慧农业等领域技术攻关,推进高产优质品种、区域性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模式集成和应用,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实施湖北种业振兴计划,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龙头企业。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建立健全水稻、小麦、油菜、玉米、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推进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完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完善农业投入品减量提效补偿机制。
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机绿色农产品等生产,提高市场影响力和效益。实施园艺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高山蔬菜和水生蔬菜,推进茶叶、水果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加快发展中药材和木本油料产业。加快发展富硒产业,支持“中国有机谷”建设。科学布局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和优质高产饲料粮,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发展。巩固生猪、家禽、禽蛋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草牧业。深入推进“一鱼一产业”战略,推广小龙虾产业发展模式和稻田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壮大河蟹、鳝鳅等特色淡水养殖规模。
三、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坚持农业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加快发展家庭农场,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以上。推进订单生产和“农超对接”。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型业态。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促进政府公益性服务与社会化服务有效衔接。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业专业化服务能力。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农业公益性服务。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能力,推进农业大数据应用。
专栏5 农业区域布局
优势农业区:包括江汉平原、鄂北岗地、鄂东沿江区域,是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和棉花、油料、蔬菜、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主产区。
特色农业区:包括我省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幕阜山、大洪山在内的山地农区,是全省果、茶、药、桑蚕、食用菌、木本油、魔芋、肉牛、肉羊等特色产品主产区。
都市农业区:包括武汉、襄阳、宜昌等大中城市郊区,是全省设施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园艺产业发展区和畜禽水产业适度发展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