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造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造纸行业发展总体是以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为主,项目建设以环保、高效和资源节约为主,达到技术经济的最优化。为了满足国家环境管理的需求,我国造纸工业在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包括新一代连续蒸煮工艺、新型压榨洗浆机、高温二氧化氯漂白技术、无元素氯漂白(ECF)、高浓黑液结晶蒸发、高浓黑液燃烧技术等新技术和装备已成熟,在制浆设备如立式连蒸、压榨洗浆机、中浓浆泵以及二氧化氯制备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也有了重大突破。在《造纸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造纸行业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指导下,我国将进一步推动造纸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从而实现造纸业的节能减排、清洁生产。
1、完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实现增效减能
在“十三五”规划以及相关环保政策的推动下,造纸行业的污染防治技术和相关设备成为重要课题。选择适宜的污染防治技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购买和置换设备,有利于推动行业内现有污染排放问题的解决,促使我国造纸工业整体清洁生产水平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此外,制浆造纸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热能和电能,且负荷较为均衡,在国家严格控制新建燃煤自备电厂、全面清理违法违规燃煤自备电厂、严格依规限期完成环保改造、坚决淘汰燃煤自备电厂落后产能的情况下,大中型制浆厂可以设置燃料锅炉及碱回收炉等产生高压蒸汽发电,并利用其中压和低压蒸汽供应制浆造纸过程用汽,提高能源的热效率,节约燃料。在生物质能回收利用方面,也可以开展一系列实践,如在碱回收系统中,利用黑液中的有机质燃烧产生的热能发电;备料废渣(树皮、锯木屑、苇末、麦糠等)作为生物质能源,用于锅炉燃烧发电,或在生物质气化炉内气化转变为高品质燃料;将废水处理产生的生物质含量丰富的污泥,经干化后作为燃料;利用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燃烧供热、发电,这些措施均可以提高生物质能能源利用率,节约燃料。
2、造纸行业环保投资逐步顺应政策要求
根据“十三五”的环保目标,以及2016 年以来趋严的环保政策和行业限制,造纸企业需要在生产工艺技术、环保型生产设备、污染处理等方面进行投资和更换,以达到政策监管要求。2016 年全国工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达819 亿,年增长率达6%,其中废水治理投资108 亿,废气治理投资561亿,固废治理投资47 亿;其中造纸行业的废水、废气、固废排放分别达到总体污染的13%、18.6%、6.5%,按“十三五”规划,假设全国工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按年均6%(与GDP 同步)的增速提升,则可得出造纸行业2018污染治理的投资需求为137 亿, “十三五”期间污染治理费用高达685 亿。
生产技术的设备更新上,2016 年制浆造纸专用设备制造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8.28 亿元,占总体固定资产投资额度的2.93%,2012-2016 年生产设备固定投资占比平均为3.37%。因此预计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生产设备投资中环保设备的占比会逐渐上升,假设2018、2019、2020 新增环保设备占比为60%、70%、80%,则造纸行业对应环保新增需求分别为208.19 亿元、234.21 亿元、262.89 亿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