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汽车消音器市场运营格局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中国环保自卸汽车行业运营态势及盈利战略分析报告(2013-2017)

       导读:规划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2年6月2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在发展目标方面,《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5.9升/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升/百公里,节能型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降至4.5升/百公里以下;商用车新车燃料消耗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还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另外,配套能力明显增强,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充电设施建设与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相适应,满足重点区域内或城际间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此外,《规划》要求建立起有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产品相关管理制度,构建市场营销、售后服务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完善扶持政策,形成比较完备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体系。

       《规划》提出了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工程、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加快推广应用和试点示范、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加强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等五大任务,并提出完善标准体系和准入管理制度、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支撑、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人才队伍保障、积极发挥国际合作的作用等六大保障措施。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及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时,《规划》特别强调了统筹发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要求现有汽车企业实施改扩建时要统筹考虑建设新能源汽车产能,并且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止低水平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我国将成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参加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制定本部门工作计划和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而有关地区也要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切实抓好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具体工作方案和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报送有关部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世界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指导行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发布实施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保障,对于加快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实现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技术方向上,《规划》不仅确立了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为纯电动,明确了目前重点推进的是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规划》对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在目前阶段的重要地位,也给予了肯定和充分的重视。其次,《规划》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产销量、车企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电池的成本和寿命等多项指标均给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使得政府和企业便于根据目标制定发展计划,同时也起到了倒逼企业技术升级的作用。最后,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也将加快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规划》从标准体系、财税政策、金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乃至国际合作方面均做出了要求,尽管并未涉及具体操作细节,但可以预见,未来将有大量相关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在《规划》的指导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二手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12月河南省发布的《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按照规定实施报废汽车回收更新、二手车置换、高能效(水效)等级家电购置等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加大政策力度。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为推动乘用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稳步推进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探索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汽车检测是指对汽车进行各种技术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查和诊断,主要包括安全性检测、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故障检测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等,由强制性车检、非强制性车检和新车检测组成。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近些年来,为推动汽车连接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要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降低消费者零部件使用成本。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为推动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要统筹保险行业力量,全面系统研究智能驾驶、车型快速迭代等对车险经营的中长期影响,及早谋划转型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近些年来,为促进汽车拆解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汽车换“能”,着眼于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循环堵点,强化改革创新引领,全链条促进汽车以旧换新。

2025年02月13日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汽车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汽车保险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4月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适时优化新能源汽车等保险费率。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聚焦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数据密集型产业发展需求,加速数智融合关键技术创新。

2025年02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