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建立汽车企业退出机制

中国报告网讯: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格局及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中国汽车保险杠市场竞争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

      导读:为改良我国汽车行业管理机制,近期工信部推出新政策,对我国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提出了管理新规。这将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实力,促进行业升级转型。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以来,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2012年7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建立汽车行业退出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汽车行业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目前,我国有各类车辆生产企业1300多家,在这些企业中,有一批企业多年来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产量极少甚至没有产量,其生存十分困难,更谈不上盈利(以下简称“零产量”企业)。由于我国汽车行业退出机制不健全,这些“零产量”企业既无法淘汰,又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无法正常生产,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1-7月共有10家企业处于“零产量”状态,而这其中有9家企业2011年的产量也为零。这些“零产量”企业不仅对消费者权益构成损害,部分落后企业甚至靠倒卖产品合格证维持生存,也严重影响了行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带来了极大地隐患。可见,建立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已成为汽车产业当前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此次工信部推出的《通知》,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管理为抓手,主要把握依法退出、有序退出和合理退出的原则,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提出四个方面的管理新规:

      第一,按照分级管理方式,实施集团化管理。《通知》要求列入《公告》的企业以公司(集团)为单位分配序号,公司(集团)独资或控股的独立法人子公司均应按资产关系分级列在公司(集团)的序号内,不再单设序号。

      第二,企业退出与促进企业转型相结合。《通知》明确,从2016年起,在《公告》管理中取消改装类其他乘用车、皮卡生产企业类别。
      现有改装类其他乘用车、皮卡生产企业应尽快达到同类新建整车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升级为整车企业。未按时升级的上述两类企业,应分别转产客车、专用汽车等产品。对于改装类其他乘用车、皮卡生产企业升级为整车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工信部本次也在总资产、生产能力以及准入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

      第三,督促企业切实履行承诺。《通知》要求,对于没有按照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进行建设,或不能持续满足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生产准入管理规定等方面要求的企业,应当限期整改。在整改期内,企业不得投资扩产,不得申报新产品。整改后仍不能满足要求的,暂停其产品《公告》,直至整改验收合格。

      第四,建立落后企业退出机制。《通知》指出,对于已经破产或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注销其《公告》;对于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实行为期2年的特别公示管理(新建企业除外),要求其整改、尽快满足准入条件。特别公示期间,不受理有关企业的新产品申报。 《通知》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车辆《公告》管理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车辆准入管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知》的发布和实施,将打破长久以来汽车行业备受诟病的生产资质“终身制”,对提高产业集中度,调整产业组织结构,完善汽车投融资管理,转变汽车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首先,《通知》完善了我国车辆准入管理体系。随着我国汽车产业法律法规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又先后推出了《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等多个准入管理规定,经过多年的补充与完善,我国车辆准入管理体系日益健全。本次《通知》的出台,再一次补充了汽车准入管理体系,为我国汽车制造业未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其次,《通知》将有效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将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也将有效保护消费者权益。汽车作为消费产品,“零产量”可以认为是市场给予企业的一个信号,是市场选择的结果。《通知》的出台将刺激落后企业在特别公示期内通过自身力量进行整改,促使其提高自身生产经营水平。此外,对于仍不能通过市场检验的企业,《通知》的实施可以将此部分落后产能迅速排除。另一方面,行业内存在的倒卖生产资质行为也将就此终结。《通知》中规定,特别公示期间,不受理有关企业的新产品申报,因此生产资质的倒卖行为今后将大大减少,这将从源头上杜绝投机行为,清理一部分在生产经营上不作为的企业。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来说,此举将提高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汽车产业由大变强,从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二手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12月河南省发布的《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按照规定实施报废汽车回收更新、二手车置换、高能效(水效)等级家电购置等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加大政策力度。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为推动乘用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稳步推进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探索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汽车检测是指对汽车进行各种技术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查和诊断,主要包括安全性检测、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故障检测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等,由强制性车检、非强制性车检和新车检测组成。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近些年来,为推动汽车连接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要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降低消费者零部件使用成本。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为推动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要统筹保险行业力量,全面系统研究智能驾驶、车型快速迭代等对车险经营的中长期影响,及早谋划转型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近些年来,为促进汽车拆解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汽车换“能”,着眼于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循环堵点,强化改革创新引领,全链条促进汽车以旧换新。

2025年02月13日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汽车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汽车保险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4月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适时优化新能源汽车等保险费率。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聚焦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数据密集型产业发展需求,加速数智融合关键技术创新。

2025年02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