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动车新国标强调技术性能 产业面临改革调整

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14年之后,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再次为产业市场赢来洗牌机会。
  尽管原计划于2013年6、7月份颁布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再度被推迟,但新国标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明显指明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区别于1999年电动自行车国标的要求,新国标不但增加大量技术性条款,同时很多条款的内容都指向强制性要求。
   新日电动自行车副总裁胡刚透露:“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提供的信息,预计四季度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才会将新标准修订案上报国务院,按 经验之后2~3个月才有望发布,因此年内通过并颁布实施尚存悬念。”胡刚同时也表示,新国标年前年后发布的可能性各占一半。预计此次出台的电动自行车新国 标将与电摩国标实现无缝对接。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数据,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已经接近1.5亿辆的规模,拥有 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到1000家,2012年国内电动自行车产量达到3050万辆,加上零部件的售后市场,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在新标准实施之后,电动自行 车产业将迎来一个大规模兼并重组和淘汰的时代。
  新国标强调技术性能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与国人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环保问题愈加突出的今天。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次涉及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言论自由的标准讨论出现在1999年,当时引起了全民大讨论,成为各大媒体的重点话题,因为按照当年最初设计的标准,只有三五家企业能够达标被留下来。
  “本次电动自行车新标准征求意见稿虽然没有了企业净资产、固定资产等的硬性要求,但在对很多技术性能的要求增加强制性。”胡刚说。
  以饱受争议的最高时速问题为例,新国标增加了限速断电功能,即“电动自行车的电器控制系统应具有车速限速断电功能,并具有防篡改设计;当车速达到26 公里/小时时,电动机电源停止供电。”
  新国标对安全性的技术要求还体现在制动性能方面,征求意见稿规定:制动距离明显缩短,试验条件在干态,时速为20公里/小时,使用两个车闸的制动距离由4米减少到3.8米;试验条件在湿态,时速为20公里/小时,使用两个车匣的制动距离由15米减少到12米。
  “众所周知,制动距离的长短在关键时刻有着救命的作用,新国标对制动距离要求的缩短显示了其对安全性的更高要求。”业内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新国标还增加了使用两个车闸和单用后闸在制动距离上的差别,以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增加了灵活性。
  而在整车重量方面,新国标改变了1999年标准中重量不得大于40公斤的单一标准,根据电动自行车的分类,为整车质量重量设定了上限。
  除了对最大的时速做出调整之外,新国标对续行里程也做出了调整,要求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应不小于30 公里。而根据1999年标准,一次充电后的续行里程应不小于25公里。这相应提升了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的技术要求。
  电动车市场面临洗牌
  上述来自中自协的专家表示,“新国标征求意见稿中共有29条技术要求,涉及53项技术条款,而1999年标准中仅有23项技术要求,涉及34项技术条款,相比增加了6条技术要求、19项技术条款。”
  这意味着,在新国标被批准执行以后,现有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需要调整生产,以满足上述技术性要求。
  “截至2012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的销售只有3505万辆,和我国14亿的人口总量相比,这个量还很小。”胡刚表示。
  抓住正在崛起的新的市场需求成为了新日战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胡刚说:“电动自行车智能化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技术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之路。”
  然而伴随电动自行车技术性能要求的提升,有些企业能够发现机会,会把市场的盘子做得越来越大,但有些企业则会面临淘汰出局的窘境。
   胡刚说:“智能化的最大商业价值就是能结合IT等先进技术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体验,比如GPS防盗系统、防刺穿轮胎等都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新技 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日的同步变频电机技术领先,动力提升30%、续航提升20%。”他表示,近年来新日投入巨大研发力量,专注于智能电动自行车的研 发,主要表现在动力系统、操控系统、人机界面、防盗系统、安全系统、衍伸系统等六大核心智能化系统。
  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年底全国拥有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共有2600余家,实际从事电动自行车生产的企业约2300家;而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拥有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证的厂家锐减至约1000家,实际从事生产的企业仅剩下500余家。
  即使是这剩下的500余家企业,大都也是进行组装性生产的企业,缺少技术含量,新国标实施后,将加快行业洗牌,一些实力雄厚的电动自行车企业将“强者更强”,而一些实力较弱的企业将被兼并或者直接退出市场。
  “这些被淘汰的企业,几乎连被收购的机会都没有,因为缺少技术含量,组装车间本身根本不值钱,电动自行车企业最有价值的是营销和品牌,但对大部分电动自行车企业来说,他们根本还没有营销和品牌的意识。”中自协专家表示。
   业内人士预测,2012年前十强企业的产量已经占到了行业的40%左右,伴随新国标的推进实施,大量缺少技术含量的中小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出局,而其空下 的市场份额将被行业领先者占据,前十强企业所占据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电动自行车市场则有可能诞生出百亿元以上的企业。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二手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12月河南省发布的《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按照规定实施报废汽车回收更新、二手车置换、高能效(水效)等级家电购置等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加大政策力度。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为推动乘用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稳步推进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探索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汽车检测是指对汽车进行各种技术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查和诊断,主要包括安全性检测、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故障检测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等,由强制性车检、非强制性车检和新车检测组成。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近些年来,为推动汽车连接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要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降低消费者零部件使用成本。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为推动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要统筹保险行业力量,全面系统研究智能驾驶、车型快速迭代等对车险经营的中长期影响,及早谋划转型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近些年来,为促进汽车拆解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汽车换“能”,着眼于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循环堵点,强化改革创新引领,全链条促进汽车以旧换新。

2025年02月13日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汽车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汽车保险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4月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适时优化新能源汽车等保险费率。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聚焦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数据密集型产业发展需求,加速数智融合关键技术创新。

2025年02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