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出炉 新办法存质疑

         导读: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出炉 新办法存质疑。“据我从经销商处了解到的信息,修订后的‘草案’在经销商建店的成本、标准等方面将有所放松,比如原来的4S店必须要求在独立场所盖方方正正的店, 而以后的考核标准可能仅在于是否满足服务标准。

         参考《中国汽车4S店行业市场调研与盈利战略研究报告(2014-2019)

         在汽车业反垄断的背景下,实施近10年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有望得以修订实施。记者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新的《办法》修订草案已经出炉,并由汽车行业流通协会下发至厂商和大型经销商处征询意见。

       “据我从经销商处了解到的信息,修订后的‘草案’在经销商建店的成本、标准等方面将有所放松,比如原来的4S店必须要求在独立场所盖方方正正的店, 而以后的考核标准可能仅在于是否满足服务标准。还有一点是,在此之前,经销商店面装修所采用的材料等,基本上都是由厂商指定供应商,以后这方面的限制可能会放松。”上述人士告诉记者。

 

  “其实长期以来以经销商利益为代表的流通协会对《办法》的存在就提出了很多的质疑,包括目前普遍存在的压库、搭售、跨区域销售限制等。”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中心副总经理颜景辉告诉记者,而《办法》的修订之所以迟迟得不到落实,主要原因就在于厂商的反对。不过,在他看来,随着反垄断的进行,上述存在的不合理现象都在逐渐被打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垄断为新《办法》的落地提供了政策基础,而同时,《办法》的修订也是当前条件下,针对“反垄断”而打出的一招“组合拳”。“因为从目前来看,《办法》确实是更多地维护了厂商的利益,为汽车业垄断的产生创造了基础。”颜景辉表示。

 

  而上述针对建店成本等现象提出的修改意见,无疑将进一步减轻经销商的生存压力。据不完全统计,在现行的4S模式下,普通品牌的经销商单店建店成本可达千万元,而诸如奥迪、宝马、雷克萨斯这样的豪华品牌,建店成本更可高达上千万甚至上亿元。

 

  “不过,相对投资标准以及供应商等问题,厂商和经销商其实更关注新的《办法》是否真的会放宽经销商代理品牌的数量,打破原有的单一授权模式。” 新华信汽车渠道研究总监黄伟告诉记者。其实,这也是目前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在此之前,国家工商总局曾于7月31日发布《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宣布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并对已完成备案工作的汽车经销商含总经销商的经营范围做出统一调整,将“××品牌汽车销售”统一登记为“汽车销售”。这被业界广泛认为是“未来4S模式被打破,大卖场的模式将广泛兴起”的政策基础,不过,也有业界人士质疑, 虽然工商备案可以放宽至“汽车销售”,但在现行的《办法》实施背景下,厂商依然可以利用其强势地位,将经销商捆绑至单一的品牌经营范围内。

 

  “而此次,如果《办法》真的能对经销商代理权放开,那么,多品牌销售在理论层面上应该是具有基础的。”黄伟认为,“比如在一个店里销售同一系别,如大众、丰田的车,或者在三四线市场,大的经销商集团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建立‘大卖场’等。”而从投入产出比看,多品牌共销的模式无疑有利于降低成本,对投资者来说也更具吸引力。不过,在汽车分析师封士明看来,这样的多品牌共销只能是特例而并不能得到大规模普及,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品牌之间的文化区隔以及技术差异,实现完全共融,无论从国外经验还是现实情况看,都不太现实。

 

  “在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修订与否之间存有的利益博弈,一直都是经销商和厂商层面的,对消费者来说,即便是办法修订,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好处。”在全国乘联会副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办法》的修订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消费者的利益。

 

  “从目前透露出的信息看,确实消费者能从《办法》修订中获得的好处不多。”黄伟也认同上述观点,即便是降低4S店的建店标准和放行多品牌销售,4S店成本降低后的利好能否转移到消费者头上还是未知数。

 

  而要真正让消费者获益,最好的方式是进一步打破厂商对零部件的“垄断”。“在日本,零部件的渠道相对开放,所以日本的汽车售后成本相对中国低很多,而目前国内市场,由于零配件的来源都是单渠道的,这为售后成本的高居不下提供了基础。”颜景辉告诉记者,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反垄断一开打,包括豪华车品牌都能出让“20%~30%”利润空间的主要原因。

 

  “只有开放零部件的供应体系,一方面让非原厂件进入4S店的售后体系,另一方面放宽原厂件的流转,并将目前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模式打破,使二者进一步分离,才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崔东树认为。

 

  不过,在前述多位人士看来,这种破除零部件领域的“封闭”,单靠《办法》恐难实施,还应该加强反“垄断”的力度,大打组合拳。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在目前国内零配件市场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的大背景下,如果全面放开零配件的流转,如何保证产品品质,或又将成为新的挑战。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二手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12月河南省发布的《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按照规定实施报废汽车回收更新、二手车置换、高能效(水效)等级家电购置等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加大政策力度。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为推动乘用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稳步推进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探索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汽车检测是指对汽车进行各种技术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查和诊断,主要包括安全性检测、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故障检测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等,由强制性车检、非强制性车检和新车检测组成。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近些年来,为推动汽车连接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要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降低消费者零部件使用成本。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为推动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要统筹保险行业力量,全面系统研究智能驾驶、车型快速迭代等对车险经营的中长期影响,及早谋划转型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近些年来,为促进汽车拆解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汽车换“能”,着眼于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循环堵点,强化改革创新引领,全链条促进汽车以旧换新。

2025年02月13日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汽车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汽车保险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4月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适时优化新能源汽车等保险费率。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聚焦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数据密集型产业发展需求,加速数智融合关键技术创新。

2025年02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