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PP租车陷信任危机 丢车、被抵押事件频发

  导读:PP租车陷信任危机 丢车、被抵押事件频发。专家表示,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私家车是不允许通过类似PP租车这样的平台出租营运的,故私家车在此类平台上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这或许正是制约PP租车发展的“死穴”。

  参考《中国租车行业格局调查及未来五年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PP租车号称亚洲最大私家车共享平台,然而近来涉及该平台的车辆丢失、被抵押事件频发,车主维权艰难,PP租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专家表示,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私家车是不允许通过类似PP租车这样的平台出租营运的,故私家车在此类平台上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这或许正是制约PP租车发展的“死穴”。

  丢车、被抵押事件频发

  2014年11月5日,罗先生通过由爱车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PP租车将自己的宝马车出租给了朱先生,租期为2014年11月5日10时30分至11月17日10时。“在车辆租出去的第二天我就发现车被租赁者非法抵押了,PP租车当时还不知道,是我通知的PP租车风控部门,后PP租车根据定位在山东找到了我的车,但是取不回来,且一拖就是半年。”罗先生说, “在这半年中车辆有2万多公里无保养,车中的ETC和内饰挂件全部丢失,归还时车体折损严重,但PP租车对此未做出任何赔偿。”

  北京的包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是2014年12月底注册的PP租车,今年1月17日到24日将车出租,协议上写得很明白‘车辆出京需要与我协商’,但后来我发现车在天津被抵押了,尽管车上装有GPS,但PP租车对车辆出京、抵押竟一无所知。今年4月底车辆才归还到我手中,后发现,车辆在天津有多个违章,被扣了12分。”包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发现,在一个名为“PP宝驾友友丢车群”中,已经认证车辆丢失的车主达61人,这些车主来自北京、上海、成都、长沙、武汉等地,车辆中不乏奔驰、宝马、奥迪等高档车,其中在PP租车平台丢车的车主超过一半以上。

  车主维权艰难

  尽管各大P2P租车平台都宣称拥有严格的审查和风险把控能力,但车辆丢失、被盗的频发无疑暴露出其风控环节的问题。

  闫女士于今年4月在宝驾租车注册,将车租给第一位租赁者王某后即发生了丢车事件。闫女士通过租车人的身份信息在公安机关查询到,王某曾有过因诈骗而获刑的犯罪记录。“宝驾公司的风险控制部门从未向我提及过这些信息。”

  事实上,被租赁者诈骗丢失的车辆多数被进行了非法抵押。部分车主反映,他们获知车辆丢失正是接到了抵押公司的电话,而拿回自己的车则需要向其支付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的费用。在找到车辆后,车主们希望平台可以采取措施甚至是出钱赎回车辆,但平台方则认为车辆是非法抵押的,应通过与警方合作,以法律手段取回车辆。

  不仅如此,一些丢车的车主还遭遇了在旁人看来多少有些不解的经历。上述丢失宝马车的罗先生就向记者透露,他近期就被PP租车起诉到了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PP租车起诉我是因为我在微博上发信息,其实,在发微博之前我发过邮件给他们,但他们不和我沟通,也不做补偿,是他们违反协议在先,没办法我只能将它曝光,现在PP租车又说我违反协议。”

  “PP租车公司一直要求我们按公司固定模板签订赔偿协议,其中的一些内容根本就是霸王条款,比如不得通过网络等媒体宣传。”遭遇了丢车的PP租车车主常女士说。

  发展模式遭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安全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目前资本对P2P租车行业的看法已发生分化,P2P租车平台的往日风光已渐行渐远。

  有公开报道称,今年4月,PP租车大范围裁员超600人,13个城市分公司被整体关闭,总部电销部门亦被撤销,初步估计裁撤员工比例接近50%,还存在高管流失的情况。PP租车对此回应称是“业务发展中正常的人员流动”。

  今年7月1日,排名行业第四名的CoCar租车公司由于一直未能融资成功而宣布倒闭。

  记者注意到,发生丢车事件后,车主认为,平台应对车辆租赁者诈骗负有责任,需要赔偿车辆全款以及由车辆丢失造成的种种损失;而平台则认为,自己是信息平台,平台上发生的诈骗、抵押等对车主造成的损失,应由犯罪嫌疑人负责赔偿,通过公安机关执法或法院判决执行。

  针对目前到底有多少车主的车辆发生过丢失、被抵押,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平台如何保证车主车辆的安全等问题,记者采访了PP租车,但截至发稿时,尚未获得回复。

  对于发生丢车事件后租车平台不作为这一现象,中国法学会法律信息部副研究员刘金瑞表示,P2P租车平台虽是一个信息整合提供平台,但它是通过其获利的,故理应承担与其业务相适应的安全保障义务。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私家车接入PP租车这类的P2P租车平台面临着法律障碍。“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私家车不能从事汽车租赁经营的原因,主要是安全性问题(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车辆安全等)的考虑。如果未来将P2P租车软件纳入法制轨道,那么法律上必须明确P2P租车软件提供者应承担与其业务相应的义务,以解决实践中不容回避的安全性问题。如果解决不了这一问题,车主承担的风险与收益不匹配,这一行业不会得到长远健康发展。”刘金瑞向记者强调称。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二手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12月河南省发布的《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按照规定实施报废汽车回收更新、二手车置换、高能效(水效)等级家电购置等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加大政策力度。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我国及部分省市乘用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

为推动乘用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稳步推进公交车电动化替代,探索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检测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开展双挂汽车列车运输测试

汽车检测是指对汽车进行各种技术性能和安全性的检查和诊断,主要包括安全性检测、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故障检测和汽车维修检测诊断等,由强制性车检、非强制性车检和新车检测组成。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连接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

近些年来,为推动汽车连接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要加快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降低消费者零部件使用成本。

2025年02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汽车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通行试点

为推动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要统筹保险行业力量,全面系统研究智能驾驶、车型快速迭代等对车险经营的中长期影响,及早谋划转型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布局

近些年来,为促进汽车拆解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汽车换“能”,着眼于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汽车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畅通循环堵点,强化改革创新引领,全链条促进汽车以旧换新。

2025年02月13日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丰富商业车险产品【附我国及各省份汽车保险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汽车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汽车保险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4月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提出鼓励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汽车保险产品和服务,适时优化新能源汽车等保险费率。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无人驾驶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动无人车在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示范应用

为推动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聚焦无人驾驶、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数据密集型产业发展需求,加速数智融合关键技术创新。

2025年02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