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现状与未来商机分析》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和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行业技术、质量监管等工作。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全行业内商讨行业、国家标准,工信部等部门审议通过行业、国家标准。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负责监管行业市场、企业运作等。行业自律组织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系在我国境内从事汽车(摩托车)整车、零部件及汽车相关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依法组成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承担产业调查研究、汽车工业标准制订、咨询服务与项目论证、贸易争端调查与协调等职责。
2、汽车零部件行业政策
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并于2009年8月进行修订。提出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对能为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
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主要内容是支持零部件工业加快发展。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2009年1月审议通过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于2009年3月发布,提出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
2009年12月,财政部、商务部联合下发了《财政部、商务部关于调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目的在于完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提高政策吸引力,进一步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扩大汽车消费,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有效利用。
2012年7月,国务院制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发布,提出把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推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转型。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201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12个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支持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与整车生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发展战略联盟,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化生产。
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汽车行业要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和设备制造能力,加快汽车尾气净化等新型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采用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开展国际产能和设备制造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2017年4月,工信部、发改委及科技部联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中国品牌汽车全面发展”、“新型产业生态基本形成”、“国际发展能力明显提升”、“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等规划目标,以及完善创新、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联网汽车、完善中国汽车质量品牌建设等重点任务。
2019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发布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方案要求,按规定放开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再制造再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托市场交易平台,对报废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同时购买新车的车主,给予适当补助。促进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可对农村居民报废三轮汽车,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适当补贴,带动农村汽车消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XZN)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