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商用车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维护商用车产品市场竞争秩序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

       按照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商用车行业为“C36汽车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商用车行业为“C36汽车制造业”项下的“C3670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商用车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发展前景研究》显示。目前商用车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国家质检总局、工商管理总局、环保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等部门也对商用车行业的各个关键节点进行监管。

       2、主要法规及产业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商用车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推动,属于国家重点支持行业。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多项鼓励商用车行业的发展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环境。

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产业政策

发文部门

文件内容

202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共中央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2020

《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

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

对新能源汽车、商用车等行业新增产能,在符合市场准入要求条件下,公平给予资质、认证认可,不得额外设置前置条件。

2020

《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国务院安委会

建立治超信息监管系统,严格落实治超“一超四罚”措施,深化“百吨王”专项整治,2020年基本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

2018

《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部

调整完善推广应用补贴政策,以加快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具体内容包括提高技术门槛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分类调整运营里程要求。

2018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

鼓励汽车产能利用率低的省份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兼并重组力度。科学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鼓励现有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加大资金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品。严格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管理,防范盲目布点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未来新建独立燃油车项目将被禁止,现有燃油车产能的扩大也将要满足更加高标准的要求。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支持国有汽车企业与其他各类企业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8

《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

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商务部

202011日起取消商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届时,外资商用车企业既可以选择对合资企业控股,也可以自己直接投资建厂。到2020年,全国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与2017年相比,全国铁路货运量增加11亿吨、增长30%……;全国水路货运量增加5亿吨、增长7.5%;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4.4亿吨。

2018

《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第六阶段汽车的排放要求和实施时间。其中,《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202071日起实施;

2017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

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在商用车细分市场形成了一定竞争的优势,但存在商用车安全性能有待提高的短板;目标到2025年,商用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排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中国品牌商用车的海外发展;加强商用汽车标准的建设和贯彻执行等。

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了第六阶段汽车的排放要求和实施时间。其中,《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201971日起实施。

2016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

对载货卡车的外廓尺寸、车体的宽度、长度、载重方面做了新的规定。

2010

《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工业和信息化部

规范商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的准入管理,维护商用车产品市场竞争秩序,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重卡行业相关政策:探索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

我国及部分省市重卡行业相关政策:探索推广应用新能源中重型货车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重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重卡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后市场行业相关政策: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后市场行业相关政策: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

为促进汽车后市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支持国际消费 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因地制宜发展汽车赛事、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

2025年06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驾驶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智能驾驶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驾驶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对智能驾驶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智能驾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智能驾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总线芯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汽车产品消费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总线芯片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汽车产品消费升级

为了进一步推动汽车总线芯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等发布《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2025年06月0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自动驾驶行业相关政策: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我国及部分省市自动驾驶行业相关政策:逐步稳妥推广应用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为了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等发布《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医疗健康、人力资源、数字贸易、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场景,以业务创新拉动数据标注需求。

2025年05月15日
优化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附我国及各省份停车场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优化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附我国及各省份停车场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停车场是供车辆停放之场所。停车场有仅画停车格而无人管理及收费的简易停车场,亦有配有出入栏口、泊车管理员及计时收款员的收费停车场。现代化的停车场常有自动化计时收费系统、闭路电视及录影机系统。

2025年04月2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轻卡行业相关政策:研究推广城市配送专用中型厢式货车

我国及部分省市轻卡行业相关政策:研究推广城市配送专用中型厢式货车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轻卡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4月北京市发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高精尖产业主阵地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保险机构创新科技保险产品,支持商业航天、新能源货车等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购买科技保险险种。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及部分省市二手车行业相关政策: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二手车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12月河南省发布的《加快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按照规定实施报废汽车回收更新、二手车置换、高能效(水效)等级家电购置等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加大政策力度。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