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4年中国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导读:2014年中国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本标准适用于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的测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该产品的风险预警监测及相关科学研究。
         本标准方法检出限为1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3原理
         蜂蜜中杀草强残留用1%乙酸一25%丙酮水溶液提取,提取液经氮吹浓缩后,经过PCX(混合型阳离了交换柱)固相萃取柱净化,将净化液吹至近干后用流动相定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定性确证和定量检测,外标法定量。
4试剂和材料
         4. 1除另有说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符合GB/T 6682规定的一级水。
         4. 2丙酮。
         4. 3二氯甲烷。
         4. 4甲醇:色谱纯。
         4. 5氨水。
         4. 6乙酸:色谱纯。
         4. 7乙睛:色谱纯。
         4.8甲酸:色谱纯。
         4. 9 0. 22 }m有机系过滤膜•
         4. 10 PCX固相萃取柱或相当者(规格:60 mg/3 mL,使用前依次用3 mL甲醇、5 mL水预淋洗,保持柱体湿润)。
         4. 11杀草强标准品(纯度}97.0})。
         4. 12标准储备液:称取杀草强标准品(精确至0. 1 mg),用50%乙睛溶液配制成1000 mg/L的储备液,于0}-4℃下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
         4. 13标准工作液:将杀草强标准储备液用空白基质样液配制成适当浓度的系列基质标准工作溶液,待用。建议基质标准工作液现配现用。
5仪器和设备
         5. 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
         5. 2分析天平(感量0. 1
         5. 3涡旋混合器。
         5. 4离心机,转速不低于3000 r/minx
         5. 5氮吹仪。
         5. 6固相萃取真空装置。
         5. 7移液器。
         5.8具塞玻璃离心管、刻度样品管、梨形瓶、漏斗等玻璃仪器。
6测定步骤
         6. 1试样的制备与贮藏对无结晶的样品,将其搅拌均匀;对有结晶的样品,在密闭情况下,置于不超过60 0C的水浴中温热,振荡,待样品全部融化后搅匀,迅速冷却至室温;取约0.5kg作为试样。制备好的试样置于样品瓶中,密封,并做上标记。试样于常温下保存。
         6. 2提取称取10 g试样(精确到0. O1 g)置于50 mL具塞玻璃离心管中,加入20 mL 1%乙酸一25%丙酮水溶液混匀后于振荡器上振荡20 min,以3000 r/min离心5 min,上清液过滤至125 mL分液漏斗中,残渣再用10 mL 1%乙酸一25%丙酮水溶液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加入10 mL二氯甲烷,振荡1 min,静置分层,弃去下层二氯甲烷层。上层液用氮吹仪于400C水浴上吹至约2 mL,待净化。

          b)扫描方式:正离了扫描;
         c)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d)干燥气温度:350 0C;
         e)干燥气流速:10 L/min;
         f)雾化器压力;40 psi;
         g)毛细管电压:4000V;
         h)最佳的碰撞电压及定性离了对、定量离了对、保留时问及碰撞能量见下表1

6. 5. 2定量测定
         本方法采用外标校准曲线法单离了定量测定。为了减少基质对定量测定的影响,需用空白样液来制备所使用的一系列基质标准工作溶液,用基质标准工作溶液按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分别进样来绘制标准曲线。并且保证所测样品中化合物的响应值均在仪器的线性范围内。混合基质标准溶液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多反应监测(MRM)色谱图参见附录A.
         6. 6空白实验取不含杀草强的空白试样,按上述步骤测定。
         6. 7平行试验按以上步骤,对同一试样进行平行测定。
7结果计算
7. 1标准曲线
         使用基质标准工作溶液进样,绘制基质标准工作曲线。待测物残留的响应值应在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之内。


          参考:《中国蜂蜜市场专项调研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14-2018)》。报告由中国报告网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行业分析专家领衔撰写,主要分析了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同时对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趋势预测和专业的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行业数据分析,帮助客户评估蜂蜜中杀草强残留量行业投资价值。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速冻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我国及部分省市速冻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为促进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饮料行业相关政策: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我国及部分省市饮料行业相关政策: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为推动促进饮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严守消费安全底线,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强群众关切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监管。

2025年03月03日
促进国产生鲜乳消费【附我国及各省份乳制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促进国产生鲜乳消费【附我国及各省份乳制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预制菜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预制菜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近些年来,为促进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统筹制定严谨、统一的覆盖预制菜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标准,明确规范预制菜食品安全要求。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方便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标准制修订

我国及部分省市方便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标准制修订

为推进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发布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提出加强全谷物原料、全谷物主食品及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标准的制修订。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有机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有机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为促进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提升节能减排、食品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生产、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社会等领域认可技术支撑水平。

2025年01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等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等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

为推动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积极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稳慎推进新型食物产业化。发展食品发酵工业,加快非粮生物质制糖等技术研发应用。拓展新型饲用蛋白来源,推广应用微生物菌体蛋白。

2024年12月02日
2023-2024年我国及部分省市食品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

2023-2024年我国及部分省市食品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4月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完善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监督企业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探索向销售使用环节延伸风险管控,优化食品安全管理,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2024年11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