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8月颁布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1),体重管理服务业为“其他服务业”大类下的“其他未列明服务业”,行业代码为O8190。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规定,体重管理服务业属于“其他服务业”,行业代码为O81。
参考:中国营养饮品产业竞争态势全景调查与未来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8月颁布实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1),体重管理服务业为“其他服务业”大类下的“其他未列明服务业”,行业代码为O8190。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规定,体重管理服务业属于“其他服务业”,行业代码为O81。
本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包括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
2、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
(1)产业政策
①《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
②《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重点研发和生产优质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特殊膳食食品、营养配餐和新功能保健食品等”、“到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50%”③《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2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快健康服务业发展,包括“建立完善有利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完善鼓励和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改造提升传统医药”。
④《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阐述了“健康服务业”的具体范围,指出健康服务业应包括“基本与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护理、健康检测、卫生保健、中医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健康管理教育与培训、健康咨询、健康保险、康复医疗服务等诸多方面”。
⑤《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
2012年5月,卫生部等15个部门联合制定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提出“积极做好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遏制我国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势头,保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国的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和综合防治工作机制,建立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制度,提高慢性病防治能力,努力构建社会支持环境”、“到2015年达到以下具体目标:慢性病防控核心信息人群知晓率达50%以上,35岁以上成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50%的县(市、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全国10%以上县(市、区);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40%,管理人群血压、血糖控制率达到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
⑥健康中国2020战略
在“2008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正式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其总目标包括“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提高国民健康生活质量,减少不同地区健康状况差异,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⑦《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上述产业政策大力提倡“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普及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行动计划”,积极鼓励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本公司的业务拓展。
(2)主要法律法规
体重管理服务业作为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业的细分行业,属于新兴发展行业,目前国家还未针对体重管理服务业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由于营养干预减重服务行业生产的营养干预食品均为直接食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主要受食品行业法律法规的约束。食品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如下:
上述法律法规就食品安全、食品卫生、注册、广告、标识等多方面进行较为严格的监管,有利于打击不法企业的违法活动,保护守信企业的合法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