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商务部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最终裁定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黄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态势预测报告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布文号】2016年第79号
  
  【发布日期】2017-1-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以下称《反倾销条例》)的规定,2016年 1月12日,商务部(以下称调查机关)发布2016年第2号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以下称被调查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调查机关对被调查产品是否存在倾销和倾销幅度、被调查产品是否对国内干玉米酒糟产业造成损害及损害程度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反倾销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2016年9月23日,调查机关发布初裁公告,初步认定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存在倾销,中国干米酒糟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并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初步裁定后,调查机关对倾销和倾销幅度、损害和损害程度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继续调查。现本案调查结束,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调查机关做出最终裁定(见附件1)。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最终裁定
  
  调查机关最终裁定,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存在倾销,中国干米酒糟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并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征收反倾销税
  
  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商务部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17年1月1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征收反倾销税。
  
  被调查产品具体描述如下:
  
  调查范围: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
  
  被调查产品名称:干玉米酒糟,又称干谷物酒糟、干酒精糟。
  
  英文名称:Distiller‘s Dried Grains with or without Solubles。
  
  具体描述:干玉米酒糟是以玉米或其他谷物为原材料在发酵制取酒精(乙醇)过程中对糟液进行加工处理后而获得的酒精糟及残液干燥物,无论是否含有可溶性蛋白物质。
  
  主要用途:干玉米酒糟主要用于动物饲料原料,与其他营养成分进行配方,用于家禽、家畜、水产品及特种动物等的饲养。
  
  该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3033000项下。该税则号项下的所有产品均为被调查产品。
  
  对各公司征收的反倾销税税率见附件2。
  
  三、征收反倾销税的方法
  
  自2017年1月12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美国的干玉米酒糟产品时,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缴纳相应的反倾销税。反倾销税以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从价计征,计算公式为:反倾销税额=海关完税价格×反倾销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以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加上关税和反倾销税作为计税价格从价计征。
  
 四、反倾销税的追溯征收
  
  对自2016年9月23日起至2017年1月11日有关进口经营者依初裁公告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所提供的保证金,按终裁所确定的征收反倾销税的商品范围和反倾销税税率计征并转为反倾销税,并按相应的增值税税率计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在此期间有关进口经营者所提供的保证金超出反倾销税的部分,以及由此多征的进口环节增值税部分,海关予以退还,少征部分则不再征收。
  
  其中,有关进口经营者自博伊特和安德森公司进口被调查产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所提供的保证金,按照本公告附件2中其他美国公司的反倾销税税率计征并转化为反倾销税,并按相应的增值税税率计征进口环节增值税;有关进口经营者自马奎斯能源-威斯康星有限责任公司进口被调查产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所提供的保证金,按照本公告附件2中马奎斯能源(威斯康星)有限责任公司的反倾销税税率计征并转化为反倾销税,并按相应的增值税税率计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经营者自初裁中未列明但在终裁中列明的公司进口被调查产品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所提供的保证金,按照本公告确定的终裁反倾销税税率计征并转化为反倾销税,并按相应的增值税税率计征进口环节增值税。超出部分予以退还,不足部分不再补征。有关情况见本公告附件1。
  
  对临时反倾销措施实施之日前进口的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不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五、征收反倾销税的期限
  
  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干玉米酒糟征收反倾销税的实施期限自2017年1月12日起5年。
  
  六、新出口商复审
  
  对于美国未在调查期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被调查产品的新出口经营者,符合条件的,可依据《反倾销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向调查机关书面申请新出口商复审。
  
  七、期中复审
在征收反倾销税期间,有关利害关系方可以根据《反倾销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向调查机关书面申请期中复审。
  
  八、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对本案最终裁定及征收反倾销税的决定不服的,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九、本公告自2017年1月12日起执行。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P)。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速冻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我国及部分省市速冻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为促进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饮料行业相关政策: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我国及部分省市饮料行业相关政策: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为推动促进饮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严守消费安全底线,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强群众关切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监管。

2025年03月03日
促进国产生鲜乳消费【附我国及各省份乳制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促进国产生鲜乳消费【附我国及各省份乳制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预制菜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预制菜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近些年来,为促进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统筹制定严谨、统一的覆盖预制菜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标准,明确规范预制菜食品安全要求。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方便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标准制修订

我国及部分省市方便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标准制修订

为推进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发布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提出加强全谷物原料、全谷物主食品及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标准的制修订。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有机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有机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为促进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提升节能减排、食品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生产、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社会等领域认可技术支撑水平。

2025年01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等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等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

为推动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积极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稳慎推进新型食物产业化。发展食品发酵工业,加快非粮生物质制糖等技术研发应用。拓展新型饲用蛋白来源,推广应用微生物菌体蛋白。

2024年12月02日
2023-2024年我国及部分省市食品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

2023-2024年我国及部分省市食品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4月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完善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监督企业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探索向销售使用环节延伸风险管控,优化食品安全管理,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2024年11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