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拟大修强化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方便食品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力争在年内完成——这是近日印发的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中所定的目标。

  计划指出,为了进一步细化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强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据了解,国务院法制办在去年10月曾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社会法研究所所长、教授赵红梅日前表示,相比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送审稿中体现了进一步全面落实新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增强了法律的可操作性。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无论是网络还是线下,最重要的就是要确立监管标准,然后严格执行,这也是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所要明确的重点内容。

  多地出台食品安全条例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相关部门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95.8万起,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8万余起。2015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7.2万批次,合格率为96.8%。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规划指出,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凸显和食品安全事件集中爆发期,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包括源头污染问题突出、食品产业基础薄弱、食品安全标准与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尚有差距、监管能力尚难适应需要等显著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规划认为,法规制度仍需进一步健全,在“十三五”时期,需要加快构建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其中就包括修订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李伟指出,食品安全监管的关键、重点、难点都在基层。基层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神经末梢,是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因此基层监管是否落实,是关系食品安全监管成败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已有多地出台或启动了相关立法。

  作为辽宁省首部食品安全监管的地方性法规,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辽宁省食品安全条例》共73条,分别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政府部门职责、一般食品生产经营、“三小”(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生产经营、投诉举报奖励、法律责任等方面重点进行了规定。

  今年3月20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规定了六方面内容,包括从严落实政府及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从严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从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从严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从严处罚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3月29日,《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提交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继续审议,草案重点明确了对食品“三小”的管理规定。

  在李伟看来,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方政府要依据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食品安全监管办法和措施。”李伟建议。

  对网络食安加强监管

  规划提出,在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基础上,还将加强检验检测、监测评价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支撑,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实施在线智慧监管。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指出,“互联网+食品”已成为食品执业和售卖新业态,加强“互联网+”方式的监管,不仅是高科技监管方式的体现,更是和监管对象相匹配的监管措施。

  这样的监管思路,在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中同样有所体现。

  送审稿强化了对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今后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如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其主要负责人或将被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任约谈。

  送审稿中规定,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若因涉嫌食品安全犯罪被立案侦查或者提起公诉,因食品安全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因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拘留或者予以其他治安管理处罚,被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依法作出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的,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立即停止向其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

  长期以来,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食品监管一直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对此,赵红梅认为,对于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还是要落实到实体上。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入网食品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由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赔偿后,有权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追偿。

  “政府对于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的监管,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体的生产者与经营者上。一旦出现问题,就要追溯到给网络平台提供食品的供应商,要顺藤摸瓜,解决整个链条上的食品安全问题。”赵红梅说。

  赵红梅同时强调,对于网络食品的监管,既要考虑到网络购物在价格、速度等方面的优势,又要考虑到整个链条的安全,不能因为害怕出问题而草率给网络平台设置障碍,需要在安全与效率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健全问题食品召回制度

  正如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中提及的“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一样,送审稿进一步强化了对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严格监管。

  送审稿主要在六个方面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了监管,包括强化非标准检验方法的使用;强化企业非法添加物排除合理怀疑的举证责任;明确制定临时限量值和临时限量方法的情形;在强化双随机检查的基础上,增加食品安全飞行检查;强化案件办理中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明确行政执法与行政拘留衔接程序。

  尤其是强化企业非法添加物排除合理怀疑的举证责任,被视为送审稿中的一大亮点。即送审稿中指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采用技术手段检出食品中含有非食用物质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排除合理怀疑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刘俊海认为,在食品安全监管中,食品生产经营者固然要起到源头上的把关作用,但在监管方面,消费者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过期食品和问题食品一旦流入市场,只要这一问题经过消费者投诉和内部的检验监督被发现,企业就应当主动召回。但是,这个召回制度长期以来并不完善。因此,有必要以食品安全法确立食品召回制度为契机,在制定条例时进一步予以细化。”刘俊海说。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对此,送审稿对食品召回做出了更为细化的规定。送审稿第六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食品召回制度的有关规定,对不安全食品开展停止生产经营、召回和处置工作。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食品召回实施分级管理,按食品安全风险程度,划分了24、48、72小时的三级召回制度。而且,实施食品召回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召回级别设定的时限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刘俊海认为,进一步建立健全问题食品召回制度,既要发挥企业的主动召回作用,强化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还要进一步细化企业主动召回的程序,同时要强化行政机关责令召回的程序性规定,规定有关主管机关拒绝和怠于强制召回的时候,依法应当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包括对有关政府主管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处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w-xz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速冻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我国及部分省市速冻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为促进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强化食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农产品药物残留治理,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饮料行业相关政策: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我国及部分省市饮料行业相关政策: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

为推动促进饮料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严守消费安全底线,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强群众关切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监管。

2025年03月03日
促进国产生鲜乳消费【附我国及各省份乳制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促进国产生鲜乳消费【附我国及各省份乳制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

2025年02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预制菜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预制菜行业相关政策: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近些年来,为促进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研究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统筹制定严谨、统一的覆盖预制菜生产加工、冷藏冷冻和冷链物流等环节的标准,明确规范预制菜食品安全要求。

2025年02月1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方便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标准制修订

我国及部分省市方便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标准制修订

为推进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发布的《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提出加强全谷物原料、全谷物主食品及全谷物方便食品等标准的制修订。

2025年02月1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有机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我国及部分省市有机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为促进有机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7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提升节能减排、食品安全、网络安全、安全生产、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数字社会等领域认可技术支撑水平。

2025年01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等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休闲食品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食品等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

为推动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积极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稳慎推进新型食物产业化。发展食品发酵工业,加快非粮生物质制糖等技术研发应用。拓展新型饲用蛋白来源,推广应用微生物菌体蛋白。

2024年12月02日
2023-2024年我国及部分省市食品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

2023-2024年我国及部分省市食品添加剂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4月山东省发布的《关于完善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监督企业合法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探索向销售使用环节延伸风险管控,优化食品安全管理,尽可能降低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使用量。

2024年11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