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制造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对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食品安全标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并公布。
各级食品工业协会、调味品协会、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等作为行业内自律 性管理机构负责行业自律管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生产经营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如下:
法律法规名称 |
发布单位 |
实施年份 |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2017年修改)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7年 |
《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2017年修改)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7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16修订 |
国务院 |
2016年 |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6年 |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2015年 |
《关于启用新版<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公告》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5年 |
《关于启用<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公告》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2015年 |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2015年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30616-2014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2014年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料通则>》(GB29938-2013)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2013年 |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2011年 |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2010年 |
《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工作的公告》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2010年 |
《调味品分类》(GB/T20903-2007)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2007年 |
名称 |
相关内容 |
《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产业[2017]19号) |
积极推进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规模化生产,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食品。开展食品健康功效评价,加快发展婴幼儿配方食品、老年食品和满足特定人群需求的功能性食品,支持发展养生保健食品,研究开发功能性蛋白、功能性膳食纤维、功能性糖原、功能性油脂、益生菌类、生物活性肽等保健和健康食品,并开展应用示范。 |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国发〔2017〕12号) |
在原料资源丰富地区,选择一批地万特色突出的食品产业园区,以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为引领,开展集食品研发创新、检测认证、包装印刷、冷链物流、人才培训、工业旅游、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于一体的现代食品工业基地建设示范,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开展集中监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
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和“天然食品忝加剂、天然香料新技术开发与生产”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中鼓励类第一项第32.条和第十九项第28条)。 |
《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农加发展[2016]5号) |
依托我国原料资源优势和气候特点,加强不同地区果蔬茶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建设,提升果蔬茶加工冷链技术及设施装备水平。积极发展果蔬鲜榨汁、浓缩果浆和新型罐头加工;发展节能提质果蔬干制、速冻果蔬、鲜切果蔬、食用菌等加工和果酒酿造、果蔬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调整茶叶加工产品结构,加大精深加工产品比重,开发茶饮料、功能性茶产品加强茶资源高效利用。 |
《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 |
围绕农产品加工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重点支持果品、蔬菜、茶叶、菌类和中药材等营养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研究,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强化协同创新机制,依托企业建设研发基地和平台。完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
《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加快发展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鼓励和支持天然色素、植物提取物、天然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功能性食品配料等行业的发展,继续发展优势出口产品。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