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城乡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发展主要指标
着眼城市未来发展,以智能化、网络化为导向,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引领,有序推进交通、信息、能源、水利、环保及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塑造公园城市大美形态行动发展主要指标
立足“南城北林”空间格局,构建“四河千渠碧水清,蓝绿交融缀两岸”的城市水系及城区绿道、田园绿道、滨河绿道、防护绿道等多层次绿道体系,塑造“水清岸绿、水城相融、清新明亮、蓝绿交织”的全域绿道蓝网新格局。构建北林“郊野型”绿道蓝网体系,重点依托金马河北段、杨柳河北段、江安河北段,推进“北林”精华灌区水系再现,打造水岸相连的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深化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实施“5+3”重点改革任务,着力在生态、人口、土地、资本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创新突破、先行先试,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到2025 年,建成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样板。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构建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
加快构建全向放射、全域覆盖、畅通高效的“三高八快七轨十互通”综合交通体系,全面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体系,形成“外畅内联”的交通发展格局。到2025 年,初步建成成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立体化西向门户第一城。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主要指标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强化设施服务配套,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到2025 年,乡村振兴形成西部示范。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发展主要指标
坚持“以人为本”和“产城融合”理念,加快完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以城市有机更新激发旧城活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整体形态、发展方式、营城路径全方位深层次转变。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发展主要指标
践行“中优”“西控”要求,以永续发展为目标,全面优化温江城市功能分区、产业格局,拓展城乡发展新空间,优化“开发有序、功能互补、城乡融合”空间地理。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发展主要指标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性作用,聚焦优势领域,力争在国际化营商环境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五项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全面推动国内外战略合作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决策部署,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建设,构建立足区域、链接全球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助力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协同格局。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自贸区协同改革行动发展主要指标
坚持以改革促开放、以创新促开放,依托“两化”“五基地”建设,强化扩权赋能、区域协同和制度创新,持续释放改革动能,努力建设成为全省自贸协同标杆,纳入“四川自贸区成都片区组成部分”。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高层次人才集聚行动发展主要指标
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构建有效的人才“引育用留”机制,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实施梯次人才引进培育计划,动态优化引才政策,提升“五位一体”引才聚合力,大力引进以两院院士、国家和省重点计划人才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及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大力招引海内外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农业高新技术等领域的高精尖人才,招揽一批研发、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聚焦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围绕科技自立自强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目标,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下一代基因组、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生物医学材料、再生医学等重点领域,前瞻部署代表演进方向的颠覆性技术和基础研究。推动“三医”核心技术发展,重点鼓励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等“三医”产业技术攻关。突出发展大数据/A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战略性创新资源汇聚行动发展主要指标
对接国家战略和成都部署,以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为抓手,推动科技创新体系重构,有效集聚国内外优质创新平台、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充分释放创新要素的动力活力。构建国家级创新平台体系,推进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驻温高校与国际国内一流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研发中心合作,积极共建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四川分中心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融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高标准协同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生命科学创新区。以全球眼光和国际标准,加快生命科学创新领域全链条谋划、分层分类立体布局,明确生命科学创新区在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整体规划中的角色分工和功能承担。加快建立资源配置、载体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协同创新机制,找准生命科学创新区在全球下一代“三医+大数据/AI”中的优势、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实施产业功能区提升行动
以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以“人城产”逻辑打造产业社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等产业单元,创新提升专业化运营服务能力,着力构建产城融合生态。到2025 年,打造产业社区10 个、建成标准厂房200 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及产业园区配套住房90 万平方米。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新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坚持以新经济新动能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重点布局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形态,创新营造新场景,深化培育新主体,加快培植新土壤,协同构建新经济落地生根的新生态。到2025 年,新经济集聚度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都市现代农业市场发展主要指标
立足都市现代农业的多元功能,推进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加快构建集农创、农旅、农养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体系,促进都市现代农业高端转型,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数字乡村示范区。到2025年,都市现代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花木年销售额超过30 亿元。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现代服务行业发展主要指标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和人群全消费需求布局服务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到2025 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0 亿元,占GDP 比重达68%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达55%。
“十四五”时期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携手两江新区助力成渝相向发展
强化与重庆两江新区的合作与互动,围绕产业互补经济联动、改革合作创新并进,共同发挥国家级新区示范引领和战略引擎作用,携手共建八大产业联盟,联合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冲刺全国第四增长极、打造对外开放战略高地,建设国家战略安全大后方。
“十四五”时期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活力新区”工程主要指标
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难题,遵循“政府主导、政策供给、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逻辑,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建系统完备、精准高效的政策体系。